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研究范围锁定在《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2003),逐一筛选出其中的双音性质形容词词项,依据该词典的释义及句法功能标注,以状语为维度二分为双音状语性质形容词(389例)和双音非状性质形容词(491例)。我们并未局限于《词典》注释,同时检索、参考国家语委语料库、北大语料库语料实例,按照是否具有状语功能予以动态考察,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本文对“状语”、“维度”、“性质形容词”等基本概念的界定,阐述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及价值所在。“维度”代表一种“广延”性与“伸张”性的研究视角,表明本文不仅关注词项的“状语”功能还同时延及、伸张到与“状语”功能可能相关的“定、谓、补”等非状语功能,不仅关注句法层面还同时关注相关语义层面。笔者基本选取相同的研究视角,对双音状语性质形容词和双音非状性质形容词均从句法、语义等角度分析考察。第二、三章分别论述,第四章对比分析。第二章“双音状语性质形容词探析”,对389例词项进行了严格的定性、定量的统计描述,一方面关照定语、谓语、补语等句法功能以考察其与状语功能是否存在关联,另一方面分析双音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综合比较考察出双音状语性质形容词句法、语义特征与其实现状语功能的原因。第三章“双音非状性质形容词探析”,对491例词项进行了严格的定性、定量的统计描述,仍然一方面关照各词项的定语、谓语、补语等句法功能,另一方面考察其语义类属特征,综合比较考察出双音非状性质形容词不能实现状语功能的原因。其间随文列出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与《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标注的状语功能存在差异的各词项。第四章“状语维度双音性质形容词的对比分析”,实际是对二、三章的总结归纳,结合原型理论、连续统思想予以动态比照,考察出制约双音性质形容词状语功能实现的关键性语义特征,最终系统全面地建立起双音性质形容词内部的状语功能连续统,完成状语维度对双音性质形容词的动态梳理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