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毛泽东选集》习语英译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毛泽东选集》中大量运用了习语,这些习语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传达了毛泽东思想,突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毛泽东选集》英译过程中,怎样将文集中这些习语准确的、传神的译成英语,并让读者接受该翻译是翻译工作者的一个重大难题,是该文集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方法。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接受实践为依据,相对独立存在的理论体系;它强调接受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该理论体系的一个重大突破体现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强调阅读译本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本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后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积极参与、同译本形成辩证的对话关系。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开拓了语言与阅读过程关系这一广阔的领域,使人们站在新的角度去考虑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如何忠实、流畅地将这些汉语的精华译入英语,并让译语读者接受该英译本,成为《毛泽东选集》汉译英过程中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作者运用接受美学理论翻译习语,从读者角色和地位、期待视野、文章空白点这三个方面对接受美学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习语英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选集》中的习语英译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本论文中所有的例句都选自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六十年代版。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翻译研究及国内外《毛选》的英译研究,分析以往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不足。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介绍接受美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并阐述接受美学理论中三个主要概念——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期待视野、文章空白点。第四部分从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期待视野、文章空白点来讨论《毛泽东选集》中习语的翻译;通过这三个方面对接受美学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习语英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全文做出回顾和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与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再次工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物理选修3-4课本第13章第4节“光的色散”中提到了几种可以实现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即光的色散现象.常见的实现光的色散的方式主要有光的
在我国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室内装修形成了高度关注.因为在进行室内装修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装修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不同的渠道,由此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林业的持续发展是保障宜居生态环境的根本所在.培育林木种苗,是从源头上保障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经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国特别为70周年纪念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70年过去了,对于那场持续了8年的抗日战争,人们大多只关注重大的战役和著名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