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它对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特殊意义。从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至今,公民道德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对提升公民道德建设体系的理论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如何协调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亟待回应和解决的课题。尤其是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这迫切要求我们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去探索如何正确认识公民道德建设主体——人的地位及其主体性发挥等问题,把道德建设由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转变为全体公民自发自觉的内在素养,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整体文明道德素质的提升。本文从管理学人本原理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问题,这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人本原理强调在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人”的作用,以对“人”的管理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具体地说,人在各种管理要素中居于首位;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发展人;管理要做好人的工作,人的作用发挥的如何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公民道德建设既是塑造人的工程,也是一项硕大的管理人的工程,因此,公民道德建设与管理学人本原理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的目标指向都是“人”,都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主体作用,并且公民道德建设有必要借鉴管理学人本原理。在小范围内的管理实践研究中,对人本原理的成功应用及所实现的管理效率,对于管理和建设公民道德这个大工程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立论基础。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管理学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提出一系列旨在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举措,如要大力倡导公民道德方面的自我管理、建立健全公民道德方面的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公民道德信息跟踪和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等。之所以要采取这些措施,其目的是使全体公民真正地认识到自身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公民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公民个体都能成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行为习惯和文明素质的管理者、维护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