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如何认识教育评价中的“人”,如何理解“促进”人的发展,是实现教育评价目的的关键所在。审视教育评价现状,发现教育评价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现象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功利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倾向,上述倾向遮蔽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针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各种倾向,理论研究者加大研究力度,研究中,更加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但对教育评价媚俗于管理主义,沉迷于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失去自己的本真追求,感到无奈; 对教育评价如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缺少深度思考。本文认为,要真正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各种不良倾向,回归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构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重新理解教育评价中的“人”,选择恰当的促进人发展的评价方式。生存论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阈。生存论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认为人的生存不同于物的实存,也不是抽象人的存在,而是具体个人的存在。生存论遵从主客合一的认识原则。具体个人的存在是具体的,是以个体生存承担的,个体的存在意义在于其对生命价值的主动追求; 个人与他人、与环境共同存在,和谐相处; 具体个人的存在是生成着的存在,超越性存在,总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处于积极的行动之中,处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中。生存论提出具体个人的假设和主客合一的认识原则,确立了教育评价关注具体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不仅能够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各种不良倾向,也可以为我们认识教育评价中的“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从具体个人假设出发,本文提出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具体个人教育评价是相对抽象人教育评价而言的。抽象人教育评价在促进人的发展时,遵从抽象人的假设,把人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教育评价目标和标准,通过教育评价标准进行规范性评价,控制人向理想的目标发展。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实施不是通过外在目标进行规训,而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激励个人主动参照总体目标的要求,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的提出,不仅禀承教育的本真追求和体现教
其他文献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的缓慢城市化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的快速城市化阶段。第一阶段的城市化阻碍了我
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研究点,分析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弘
中国古典小说图像本始见于元代,鼎盛于晚明。清嘉庆以降,由于木刻版画技术的衰落,小说图像本渐趋式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洋照相石印术的传入与普及,古典小说图像本呈现出
通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组成了空调通风系统。但空调通风系统的施工质量在整个空调的组成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为了确保空调可以正常发挥性能的关键一步,由它还可以看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其中明确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目前的建筑行业经常运用到的建筑原料就是混凝土,因而,混凝土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其步骤复杂且专业性极高,对施工技术也有很高
【教学设计思路】鉴于学科性质决定,历史与政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把"过去"交给历史,把"现在"交给政治,只有在最后复习时才刻意总结历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