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及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HBV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约1.2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占我国人口的10%。如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全世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中医中药有数千年与传染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历代医家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肝病专家彭胜权教授在临床治疗和研究中发现,慢性乙肝脾虚肝郁型作为基本证型,在临床中最为多见,几乎占到66.7%,肝郁化火证型占16.7%,脾虚湿困证型占10%,肝肾阴虚证型占6.6%。临床资料收集中脾虚肝郁型也是数量最多,最具有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在文献回顾的理论基础上,在肝病专家彭胜权教授的数十载临床经验积累的实践基础上,借鉴现代研究技术,在新的证候信息采集规范和辨证规范的指导下,运用临床上有效的彭胜权教授的经验方法——健脾疏肝法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辨证加减用药,对其临床诊治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辨证施治及遣方用药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观察分析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材料与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全部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健脾疏肝法拟定的彭氏方,对照组用乙肝解毒胶囊,Ⅰ疗程三个月,观察2—4疗程。 2.疗效性观测: A.中医证候评分:相关症状、体证和舌象、脉象、计算积分。 证候积分方法: 胁肋刺痛:无症状为0分;时有轻微疼痛为2分;疼痛较明显,但不影响生活和睡眠为4分;刺痛难忍,影响正常生活为6分。纳呆腹胀:无症状为0分:进食后轻度腹胀为1分;进食少量即腹胀为2分;不能进食为3分。恶心呕吐:无症状为0分;恶心,无呕吐,不影响进食为1分;恶心呕吐,进食量减少为2分;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为3分。倦怠无力:无症状为0分;劳累后感乏力为1分;不活动亦感乏力为2分;不能坚持日常活动为3分。小便黄赤:无症状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