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x)感染引起的,炭疽杆菌在环境不适时能够形成芽胞,芽胞对冷、热、干燥、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极强。其实炭疽原为牛马羊等食草动物的疾病,这些动物在吃草时极易把土壤中的炭疽杆菌摄入口中,并在体内大量繁殖,导致其血液不能凝固,从口、鼻等腔道中流出,污染环境,人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或其皮毛而发病,因而炭疽属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目前我国炭疽人间病例主要集中在西藏、甘肃、广西等10个高发地区。进入80年代,该病在我省一直处于低发状态,但是2001年我省共发生病人32例,病例涉及沈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市,发生2起暴发疫情,为此本文对辽宁省炭疽疫情尤其是2001年的疫情进行分析,以阐明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同时对疫区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应用PCR方法对分离到的炭疽杆菌的毒力进行检测,以此来监测疫区终末消毒效果。 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 1.1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省炭疽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三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阐明炭疽的流行特征。 1.2 采用暴发调查方法对2起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究流行因素。 2.实验室研究方法: 2.1 采用传统的炭疽芽胞杆菌的分离及鉴定方法,对三次采集的34份土壤样品(其中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土壤样品14份,经用漂白粉先后两次消毒的土壤样品各10份)进行检测,以确定疫区土壤中炭疽芽胞杆菌的污染。 2.2 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检测。根据炭疽芽胞杆菌含有POX1、POX2两个质粒,任何一个质粒丢失,都会变为弱毒株的原理,我们设计了两对引物,即POX1上的LF及POX2上的Cap,进行毒力检测;DNA质粒的提取是按赛百胜试剂盒说明进行的;PCR扩增,经过95℃5‘55℃0‘72℃0‘l次,95℃l‘55℃l’72℃l‘30个循环,95℃1‘55℃l‘72℃6‘1次,产物10ul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紫外线检测,877bp及IO89bp出现条带为强毒株,出现一条带为弱毒株,无条带为阴性。结果 1.辽宁省炭疽的流行特征 1.1据疫情资料记载,1950一2003年我省共发生炭疽病人1007例,高峰年分别为1955年,1963年、1965年,1971年、1973年,1980年,1991年,2001年。由此可见我省炭疽的流行周期为8一10年。 1.2 1981年一2003年我省炭疽病例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7、8月间,占病例总数的70.83%;年龄分布主要在25一55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70.83%;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沈阳、锦州、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地,农村发病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0;20%。由此可见,我省炭疽病例流行病学分型是以农业型为主。 1.3通过对2001年的32例炭疽病例调查表明,单纯皮肤型炭疽占90.62%,皮肤型炭疽同时伴肠型炭疽2例,合并脑膜炎1例,此3例均死亡。 1 .4调查2001年30例炭疽病例,都有与病死畜接触史,其中在接触中有明显皮肤破损史的占71.88%;未接触病死畜的同村人中无一人发病;单纯食肉者中无一人发病。 2.疫区土壤检测结果 2.1经用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对第一次采集的14份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在杀骡场地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芽胞杆菌,经一系列实验,鉴定为炭疽芽胞杆菌,其余土壤样品均为阴性。 2.2从先后两次消毒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4株炭疽杆菌。 2.35株菌PCR产物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877bP及1089bp处出现条带,表明菌株含有两个质粒,该5株菌均为强毒株,具有致病性。讨论1.国内报道本病的流行周期为8一ro年,季节和年龄分布情况主要是与人们暴露机会的多少有关,而且大多数病例都有与病死畜接触史,本文调查结果与上述情况相符。 有资料表明皮肤型炭疽最常见,约占炭疽病例总数的95%一99%,肠·型炭疽少见,但肠型炭疽、肺型炭疽病死率却可达90%以上。本次调查结果单纯皮肤型炭疽占90.62%,2例肠型炭疽均死亡,这一情况与全国研究结果相吻合。 2.动物感染炭疽以后,体内有大量的炭疽杆菌繁殖,导致其血液不能凝固,从病死动物的口鼻等腔道流出,污染环境。疫区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很难将其消除,动物在吃草时极易把土壤中的炭疽芽胞杆菌摄人口中,死后再次污染环境,造成恶性循环,潜在的危害性极大。 3.从消毒后的土壤中分离到炭疽杆菌,而且PCR检测表明该4株炭疽杆菌均具有毒力,表明漂白粉对炭疽疫区的消毒效果并不确定。由此可见,疫区终末消毒后必须对其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4.以前要证实从环境中分离到的炭疽杆菌是否具有毒力和致病性,是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实验动物,观察动物是否死亡,但是实验动物死后的尸体需进行消毒,如处理不当,存在再次污染环境的可能。因此,应用PCR技术检测炭疽杆菌的毒力不仅快速而且不污染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结论 1.我省炭疽的流行周期为8一10年。目前我省炭疽病例以农业型为主,农民为高危人群,皮肤型炭疽最为常见,但肠型炭疽病死率极高,皮肤型炭疽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