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城市公园游人破坏性行为及其设计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顾名思义,是指建设在城市内,可供游览、观赏、休憩的公园。城市公园最早出现在西方,结合城市公园本身的定义和最早的城市公园定位来看,“开放性”是城市公园的基本属性。而我国的城市公园因为社会历史原因,原是需要买票进入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公园的发展,公园开放已成为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城市公园的开放,也暴露出了“失去门票收入,公园管理难于正常维持;公园游人量超容,公园环境被破坏;公园设施老旧,难于满足游人需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笔者试图以设计者的立场,反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通过对川渝开放式城市公园初步的调查总结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公园开放后,随着巨增的游人量而加剧的游人破坏性行为是使得公园环境被破坏的重要原因;而公园管理的无力使得这一问题更是凸显,致使公园环境被破坏,景观质量下降。因此,选择开放式城市公园中的游人破坏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与环境行为学研究相关。在通常的认识中,行为学因为被认为理论深度不够而很难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然而,时代赋予了课题新的研究价值:对游人“无声诉求”的行为研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对“人性化设计”的探索;以此为突破口,从新的视角进行开放式城市公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为开放式城市公园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文章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在相关理论和公园管理法规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游人破坏性行为研究理论;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典型的开放式城市公园,进行针对性调研,研究分析游人破坏性行为的共性和特性,对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验证和补充。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了关于公园环境使用后评价的探索,提出基于游人破坏性行为研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环境使用后评价的基本模式,探讨了该评价的评价因子,为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后结合公园规划设计归纳出针对游人破坏性行为的设计对策,并就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与《公园设计规范》(1993)有出入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出开放式城市公园优化设计的导向性建议。文章大体结构下:第1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选题缘由和重要性,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框架。第2章:游人破坏性行为研究研究游人破坏性行为的基础理论。首先界定游人破坏性行为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并在初步调研和环境—行为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游人破坏性行为的特性和产生的共性原因(内因:游人为缓解自身压力的主观意识;外因:公园管理水平、设计不足、公园分布与游人拥挤),为实地调研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平台。第3章:重庆开放式城市公园游人破坏性行为调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典型开放式城市公园为调查地点,以研究公园中游人主要活动内容为基础,调研分析了重庆公园中不同类型游人破坏性行为发生的特点;总结调研结果,对基础理论研究进行论证和补充。在调研结果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游人破坏性行为研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环境使用后评价探讨,对于完善公园环境使用后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和补充。第4章:开放式城市公园优化设计主要就基于游人破坏性行为的开放式城市公园设计优化进行探讨。提出了针对游人破坏性行为的设计对策;对比《公园设计规范》(1993)和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调研结果,讨论了其中与规划实践不相符合的几个方面;从实际出发,提出开放式城市公园设计导向的建议。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研究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研究课题的前景做出展望。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界定开放式城市公园游人破坏性行为的概念,探索建立了开放式城市公园游人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2)讨论了基于游人破坏性行为研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环境使用评价模式和评价因子,为已建的开放式城市公园环境使用评价做出探索和补充;3)得出针对游人破坏性行为的设计对策,为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现有的开放式城市公园改造提供设计参考;4)提出开放式城市公园设计导向建议,为待建开放式城市公园提供相对科学的指导。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重泰山",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关系民生健康安全的一项大事。笔者立足于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现状,从天然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生物检测等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方面,它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还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素质,代表着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因此,
生态建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林业产业以森林经济为主体,在生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绿化面积持续增大,沙漠得到治理,水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可见林业产业的壮
作为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和她的作品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然而,绝大多数国内外的门罗研究都是从女性主义和叙事学视角入手,从宗教视角出发对门罗作品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尝试从圣经和基督教的视角来分析门罗小说中圣经元素的意义。由于门罗作品数量较多,笔者选择了五个短篇小说作为门罗小说的样本进行分析。这五个短篇小说分别是《机缘》《匆匆》《沉寂》《我年轻时的朋
文章阐述了化隆县森林资源状况和林业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化隆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和应采取的措
选择香菇渣、污泥等原料复配基质,进行樟子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污水污泥有利于樟子松幼苗生长,适宜复配基质为2/3田园土+1/3污水污泥。
<正>一、二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享誉海内外。洛阳旅游主要靠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老三篇"与牡丹花会、河洛文化
会议
积极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是人才资源开发中极具潜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迫切要求。在对农村乡土人才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当前
我国城乡教育差别很大,与城市教育的规范化和高质量相比,农村教育在经费投入、教学设备、校内外环境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弱势状态。在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教师问题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实践教育活动,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们具有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