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颁布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随即,学校体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长期稳定的创新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奥运理念的广泛传播,社会对学校体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在1923年~2008年这一阶段的发展、演变为中心进行80余年的历史梳理,同时选取中、美两国在这一阶段不同历史分期内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揭示两国体育思想差异,分析美国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深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回顾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80余年的演变历程,体育思想的发展深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且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在与西方体育思想的冲突、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2.纵观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较美国有一定滞后性,在体育思想创新方面明显不足。3.引进阶段,以引进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同时我国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并存,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因切合了社会的教育潮流,成为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4.全面学苏与曲折发展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过多强调体育教育的国家使命,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体育思想深受前苏联体育模式影响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观。1959年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进入曲折发展时期。同期,美国全面培养人的“新体育”理论因强调体育教育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5.文革时期,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政治冲击体育”、“劳动代替体育”、“军事代替体育”充斥我国学校体育及其教育思想,学校体育被严重扭曲,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和割裂,美国“体质”教育思想被远拒门外。6.主动创新阶段,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呈现多样化发展。新时期多元化的“健康第一”体育思想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从多种教育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同时,美国“终身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深远影响。7.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将会在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思想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向“和谐。
其他文献
《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性综合报刊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一直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是自1997年起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新年第
以新疆蒙古族受众主要接触的蒙古语文媒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和受众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考察新疆蒙古族语言文字掌握情况及语言态度、蒙古语文在新疆各类
作者根据在中国三十多年工作和二十年培训中国临床医生的经验,分享了对精神分析与中国人心灵相遇的观察。第一批学员在孩提时代经历了"文革",常发展出的应对机制包括防御性理
汉字是汉民族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数千年来为中国人保存和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思想。汉字不管是在其构型系统上还是其历史文化背景中,都蕴含着丰富多
本文选取“也许”类或然语气副词中的“也许”、“或许”、“兴许”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三个词的异同以及“也许”类或然语气副词的主要特征。共
汉语口语中存在着一类“真有NP的”言语表达式颇具特色,其中NP一般是人称代词及其复数形式,也可以是有人称代词参与的组合形式,如“真有你的”、“真有您的”、“真有我的”
整合医学属于新式的思维,其由患者整体入手,使临床现实操作可与涉及的知识点有效整合,且根据外部环境与人体的状况,建立更适合疾病救治与确保康复的良好医学知识架构。医学整
<正> 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之说。相比之下,中国的庄子更是说不尽的。正因为"说不尽",所以庄子又是常说常新的。于是,我们便能够在层出不穷的说庄解庄的论说中看到一些令
民间话语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之一,但它一直以来被当做“俗”的文学形式被记录,长期处于“非主流”的地位。当民间话语作为“主角”登场时,我们可以发现其折射出的与社会各
政府垂直管理体制是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被认为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手段,公众对该管理模式给予极高的期望。政府垂直管理体制的产生是特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