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颁布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随即,学校体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长期稳定的创新发展,随着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奥运理念的广泛传播,社会对学校体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在1923年~2008年这一阶段的发展、演变为中心进行80余年的历史梳理,同时选取中、美两国在这一阶段不同历史分期内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揭示两国体育思想差异,分析美国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启示,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深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回顾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80余年的演变历程,体育思想的发展深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且被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在与西方体育思想的冲突、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2.纵观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较美国有一定滞后性,在体育思想创新方面明显不足。3.引进阶段,以引进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同时我国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并存,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因切合了社会的教育潮流,成为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4.全面学苏与曲折发展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思想过多强调体育教育的国家使命,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体育思想深受前苏联体育模式影响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观。1959年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进入曲折发展时期。同期,美国全面培养人的“新体育”理论因强调体育教育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5.文革时期,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政治冲击体育”、“劳动代替体育”、“军事代替体育”充斥我国学校体育及其教育思想,学校体育被严重扭曲,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和割裂,美国“体质”教育思想被远拒门外。6.主动创新阶段,中、美两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呈现多样化发展。新时期多元化的“健康第一”体育思想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从多种教育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同时,美国“终身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深远影响。7.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将会在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思想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