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有创检查及治疗扰乱机体内环境等原因导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所转变,且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耐药性增强,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成为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病原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存在国家间、地区间的差别。了解本地区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特点,对于制定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改善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并评估初始经验治疗与体外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例2434例,其中送检合格痰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1498例,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应要求及NCCLS标准分离鉴定病原菌并对所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统计所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结果:本次调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57.0%,检出率为28.6%, ICU送检率为91.3%,检出率为54.2%。共分离出病原菌42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66株(62.0%),其中前六位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真菌152株(35.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11株(2.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为主。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次为阿米卡星。青霉素类、头孢一、二代抗生素、氨曲南及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ESBLs的主要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1.1%、35.7%。所有产酶、非产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较高,对氨苄西林耐药。二者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相比较,耐药性明显增加。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普遍较高,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初始经验治疗与体外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为40.4%;15.9%初始经验治疗与药敏结果不符但初始治疗后病情好转继续原治疗;10.8%初始经验治疗与药敏结果不符,且初始治疗失败,需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居多,分别占该组患者的26.7%及23.3%;32.9%体外药敏试验中未包含初始经验治疗用药。结论:我院呼吸科总体病原学送检率及检出率略低,ICU送检率及检出率较普通病房高。革兰氏阴性菌是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其次是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甚少。不同菌种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上应及时掌握本地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特点,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择经验治疗用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初始治疗后病情转归,鉴别所分离的阳性菌株是否为责任致病菌,并分析体外药敏试验与体内实际抗菌活性的差异,合理选择靶向抗感染治疗用药。本组资料对呼吸内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