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众多汽车企业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是通过吸收FDI,与跨国汽车企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自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汽车行业中已经形成了数量众多且日益成熟的合资企业。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希望能够从与外资的合作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等来快速地发展和强大自己,从而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FDI技术溢出作为外部资源,推动着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的企业不断扩大吸收FDI,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提速了研发活动的本土化进程。通过行业间或企业间的模仿或竞争、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人员流动等方式,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不可否认的是,FDI确实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但是还不能确定它对我国先进技术的提升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如果具体到我国汽车这个行业,甚至细分至该行业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自身对FDI技术溢出是如何感知和利用的呢?是否达到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最初愿景呢?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通过对FDI技术溢出途径的分析,即示范-模仿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人力资本人员流动效应和前后关联效应的分析,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汽车企业,即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集团为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四条溢出途径的机制原理以及实施效果,从而试图找出适合中国不同性质的汽车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在这里本文将中国现有的车企按企业性质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外资进行合资,成立了合资公司的中国汽车企业集团;另外一类是中国的本土车企或民营车企,即未接受外资注入或建立合资公司的汽车集团,比如吉利,长城,比亚迪,力帆等,同时通过分析后指出中国的汽车企业在利用FDI技术溢出时存在的自身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文章中指出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不能孤注一掷,而是应该从自身现有的资源出发,合理利用FDI技术溢出途径,并且合理规避该效应存在的不良风险。本文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本土汽车企业有效利用FDI技术溢出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具体来说,针对中国汽车企业中如上汽集团这样的企业,需要争取合资中的主导权,多尝试与外资建立研发机构等。针对如吉利汽车集团这样的民营车企,文章也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从简单的模仿过渡到研究深化及增强与零部件厂商的协作研发等。在这些方面,中国的本土车企任重而道远。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多元化特征,中国的汽车企业要想稳步立足市场,还面临着强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