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庭之友”制度之引入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马法中已有关于“法庭之友”概念的记载,英国最早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中,而美国则通过大量的司法判例,将“法庭之友”制度改造成了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法庭之友”制度已在英美法系得到了充分地发展,而在国际领域,WTO争端解决机制、欧盟、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庭等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法庭之友”制度。法院之友制度的首要价值在于能够提供不为法院知悉的事实材料和法律意见,有助于法院扩展证据来源的渠道,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同时,这一制度也体现了民主精神,能够充分地表达大众意见,增强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从而提高司法的权威性。而在我国现实司法实践中,专家法律意见书备受争议,鉴定制度存在固有的缺陷,公益诉讼处于尴尬境地,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屡屡受损,急需建立一项规范的专家意见提供与采纳制度。而“法庭之友”制度规范的运作机制恰好能有效地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法庭之友”制度概述。本部分界定了“法庭之友”制度的涵义,阐述了“法庭之友”制度的特征和确立“法庭之友”制度的理论依据,并阐明了“法庭之友”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第二部分介述“法庭之友”制度在国外的运作状况。第三部分论述引入“法庭之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阐述引入“法庭之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第五部分阐述“法庭之友”制度的运转机制。首先阐明“法庭之友”制度的立法模式,主张在三大诉讼法中制定“法庭之友”制度的条款,时机成熟时再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然后阐明构建我国“法庭之友”制度的具体方案,包括可以充当“法庭之友”的主体、启动机制、采纳机制、监督机制及主要权利义务。
其他文献
<正>提高党委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是各级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在落实党委集体领导、提高党委决策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而更多的是为了提高成绩,课余时间被大量的辅导班所占用,兴趣和创造性很多都被扼杀,虽然学生很喜欢课外阅读,但是学生没有时间读书,导致了阅读量不够。课外阅读具有潜在的德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高贵品质、判断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主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使私营企业主产生了更多的政治诉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