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因HBV感染所导致的相关疾病。我国是HBV的高流行地区,按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HBV携带者达9300万人,而慢性乙肝患者达2500万,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在我国西北部,乙型肝炎发病例数约占全部法定报告病例的43%。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总人口约200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多年来,武威市乙肝报告发病率报居高不下。2005~2009年全国乙肝报告发病率平均为85.26/10万,甘肃省平均为230.28/10万,而武威市高达743.63/10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是,武威市乙肝的人群流行率究竟是多少?其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尚需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目的:甘肃省武威市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和流行病学研究现场。本研究拟通过对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武威市乙肝感染的现状,并探索HB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BV传播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1.以武威市的4个区/县(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为现场,将其常住人口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采集参加调查者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冻存。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包括HBsAg、抗-HBs和抗-HBc,同时采用IFCC速率法,对血样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获取人口学特征资料与危险因素暴露史,主要包括乙肝疫苗接种史、家人乙肝史、手术史、创伤性诊疗史、针灸史、输血史等。2.所有数据使用Epidata3.1软件双录入,使用SAS9.2(SAS Institute, Cary, NC,USA)软件COMPARE模块进行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核查,使用SURVEYFREQ泰勒级数线性法计算标化加权率与标准误,使用SURVEYLOGISTIC模块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方差分析,分析率是否随分层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用趋势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界值定为P <0.05。结果:1.本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计28044名武威市常住居民,全人口HBsAg粗阳性率为7.31%,标化率为7.19%,抗-HBs阳性率为47.82%,标化率为43.89%,抗-HBc粗阳性率为42.33%,标化率为49.07%,HBsAg阳性率与抗-HBc粗阳性率均高于2006年全平均水平,而抗-HBs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男性全人群乙肝HBsAg阳性率为7.91%,女性为6.84%,男性高于女性(P <0.0001);1~14岁人群乙肝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15~59和60岁以上人群;男性20~54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达到了10.60%,20-24岁年龄组最高为11.52%;汉族为7.40%,高于其他少数民族5.89%(P<0.05);农村为7.64%,高于城市6.12%(P <0.0001)。武威市1-4岁儿童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迅速下降,抗-HBs阳性率从1岁时的66.53%锐减到4岁时的39.31%。人群抗-HBc阳性率1~4岁为16.61%,从5~9岁(12.44%)年龄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7岁时增加到59.42%。武威市全人群乙肝疑似患病率为2.35%。武威市全人群中乙肝易感人群占33.96%,主要集中于20-59岁成年人。3.多因素加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全人群中家庭内乙肝接触史(OR=2.6,95%CI:2.3-3.0)、创伤性美容史(OR=1.2,95%CI:1.1-1.3)和手术史(OR=1.2,95%CI:1.1-1.3)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在1-14岁儿童中家庭内乙肝接触史(OR=3.8,95%CI:2.2-6.5)和未接种乙肝疫苗(OR=2.0,95%CI:1.4-3.3)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当前甘肃省武威市仍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感染率高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武威市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农村高于城市,可能与HBV暴露机会、人体易感性、乙肝疫苗普及程度等因素有关。2.武威市全人群乙肝可疑患病率较高,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降低乙肝患者的经济负担。武威市成年人中易感人群比例较高,应加强成年人的乙肝疫苗接种。3.为控制武威市人群HBV传播,除了要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外,加强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消毒和创伤性美容的器具消毒是预防乙肝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