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营者业绩评价与企业业绩评价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会计实证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区分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反映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能力及有效努力程度对财务业绩提高的贡献。文章首先揭示了企业财务业绩和经营者业绩的内涵、实质以及异同,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假设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次,企业财务业绩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营者业绩的改善,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之间的实证模型,尝试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解析经营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同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实证检验得出财务业绩与总资产周转率进步指标显著正相关;财务业绩与销售利润率进步指标显著正相关;财务业绩与净资产现金率进步指标显著正相关;财务业绩与员工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财务业绩与纳税增长率不显著相关;财务业绩与就业增长率不显著相关的结论,综上可知,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存在着并不稳定的相关关系,与假设不完全一致,本文进一步分析出导致这一结果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区分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与经营者业绩的有效联系,提高经营者业绩这个可控因素,最终达到改善上市公司财务业绩,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运用实证研究法,建立实证模型,以2004年-2006年12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和经营者业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和经营者业绩相互影响及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确定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清楚地揭示两个业绩的区别与联系;对实证分析结果与假设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导致实证结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