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心莲内酯为二萜类内酯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拥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但穿心莲内酯水溶性差(0.07 mg/mL)、溶出度低,极大地影响了药物的口服吸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67%。本课题采用介质研磨技术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建立了穿心莲内酯体外以及生物样品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溶出、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及对大鼠足趾肿胀的抗炎作用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稳定剂种类、药物浓度、稳定剂浓度、稳定剂比例、介质研磨时间和研磨转速对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和多分散性系数(PDI)的影响。结果确定制备方法为介质研磨法,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药物浓度为0.5%。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应用效应面法设计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案:称取1 g穿心莲内酯,加入200 mL水(内含0.484 g TPGS,0.356 g SDS)中,匀浆机16000 rpm高速剪切5 min,然后将上述混悬液倒入介质研磨机(0.3-0.4 mm氧化锆小珠850 g)中,在转速1755 rpm下研磨1.4 h,制得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粒径:225.3±1.55 nm,PDI:0.179±0.010)。开展了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表征和体外评价,包括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体外溶出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多分散性系数、Zeta电位分别为225.3±1.55 nm、0.179±0.010和-28.6±1.15 mV。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纳米混悬剂中的纳米粒以无定型形式存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穿心莲内酯原料药(10-200 μm)相比,纳米混悬剂粒径(0.1-0.3 μm)明显减小。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累积溶出百分率在不同介质中10 min内达到85%。在pH 1.2溶出介质中,溶出时间60 min时,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溶出度分别为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滴丸的3.57、1.43和1.37倍。在pH 4.5溶出介质中,溶出时间60 min时,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溶出度分别为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滴丸的3.79、1.28和1.38倍。在pH 6.8溶出介质中,溶出时间60 min时,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溶出度分别为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滴丸的4.76、1.37和1.40倍。体外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溶出均较好。建立了生物样品中穿心莲内酯的LC-MS/MS分析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大鼠灌胃40mg/kg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和穿心莲内酯滴丸(以穿心莲内酯含量计),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灌胃给药后,大鼠体内Cmax为77.74±22.17 μg/L,AUC0-t为5665.41±1654.43 μg/L min,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组、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组、穿心莲内酯滴丸组 Cmax 分别为 235.91±53.73、80.25±17.35、168.17±47.28 μ/L,AUC0-t 分别为21960.14±5392.04、9117.87±2126.20、10273.45±1699.48 μg/Lmin。与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组相比,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408.24%。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组生物利用度是穿心莲内酯物理混合物组的2.41倍,是穿心莲内酯滴丸组的2.14倍。药动学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具有较好的吸收。建立了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连续四天给予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以大鼠足趾肿胀度及血清中NO、MDA含量,NOS、SOD活性为评价指标,考察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抗炎作用。大鼠右后足肿胀度的测定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高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而穿心莲内酯原料药组在各个时间点均不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大鼠血清中NO、MDA含量及NOS、MDA活性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料药组相比,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O、MDA含量及NOS、SOD活性均有显著变化。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较穿心莲内酯原料药具有更好的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趾肿胀,降低NO、MDA含量和NOS活性,提高SOD活性,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本课题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并对其进行表征、体外溶出研究及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能增加穿心莲内酯的溶出,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及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