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22年的对抗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中美两国政府都希望通过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来改善各自当时身处的国内外局面。对于美国尼克松政府来说,与中国改善关系,就短期而言,有利于在美国推行“越南化”政策、从“越战脱身”的同时,通过利用中国与苏联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范其中任何一方乘机填补美国在远东地区留下的战略真空;就长远来说,则是在世界多极化势不可阻挡的背景下,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的塑造,争取使未来出现的多极化格局对美国较为有利。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之所以主张与美国和解,主要是在内有“文革”之乱、外有苏联之患的环境下,企图利用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也就是实行“联美制苏”的战略。虽然中美两国政府存在改善关系的上述动力,但两国政府在缓和道路上却面临着一大堆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两国当权者之间的猜忌防范之心,都不可能朝夕之间得以消除;二是中美长期敌对状态还造就了一批利益相关者,如聚拢在两国周围的盟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际政治势力,不少这类盟友因为自身利益的缘故,宁愿中美目前这种敌对的关系维持下去;三是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中美缓和损害的苏联,毫无疑问会利用自己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这一进程;四是两国当权者的政敌们可以利用两国民众之间的隔阂、盟国的不满、苏联的破坏以及当权者处置这些矛盾的失当,来削弱当权者的威信和权力,达到其为自身政治利益服务的目的。由此决定,缓和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上述因素的存在,决定了缓和进程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这些挑战,中美领导人都力求在缓和进程中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政治风险,同时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为此,他们必须做到:一、避免缓和政策在国内被等同于无原则的妥协政策;二、避免缓和政策在各自阵营中被等同于对盟国的背叛政策:三、避免缓和政策被苏联人理解为建立反苏同盟的政策;四、避免缓和对象利用自己的缓和意愿,在缓和进程中牵着自己鼻子走。上述考虑,始终影响着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寻求改善两国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支配着双方的互动方式、谈判重点以及为妥协设置的底线,从源头上塑造了日后中美关系“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本特征。本文以近10年来美国方面陆续解密的相关政府外交档案为主要依据,以1969——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在缓和进程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上述矛盾为中心议题,通过重点考察两国政府在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第135、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事件中的种种表现,以及各利益攸关方对于这些表现的种种反应,为深入理解中美缓和这一历史事件以及中美关系的本质,提供些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