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导电涂料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聚丙烯二醇2000(PPG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乙二胺(EDA)为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出水性聚氨酯(WPU)乳液;利用环氧树脂(E44、E51)和纳米二氧化硅(n-SiO2)双组份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以复合乳液为成膜物质,以碳纤维为导电介质,制备出导电涂料。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乳液稳定性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吸水率测试、接触角测试、热性能测试、SEM分析和表面电阻率测试等表征手段对乳液及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1)随着R(-NCO/-OH)值的增大,乳液机械稳定性变差,乳液粒径、粘度增大,涂膜力学性能变好,吸水率下降,接触角增大。随着DMPA用量的增大,乳液机械稳定性变好,乳液粒径和粘度增大,涂膜力学性能变好,吸水率上升,水接触角降低。当R值为1.6、DMPA为0.015mol时,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涂膜综合性能最佳。  (2)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水性聚氨酯链上出现了环氧基团特征峰,说明环氧树脂成功的改性了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机械稳定性好,但当E51含量在8%、10%时,乳液在3个月后出现了凝胶现象,而E44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没有出现凝胶现象。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大,乳液粒径、粘度增大;涂膜力学性能变好,E44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涂膜力学性能要比E51改性的要好;涂膜的接触角也随着增大;涂膜吸水率下降,且E44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涂膜吸水率比E51改性的涂膜要低。当E44含量为8%时,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涂膜综合性能最好。  (3)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KH560成功将n-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n-SiO2/EP/WPU乳液机械稳定性良好;当nSiO2含量在0.2%时,乳液粒径、粘度、拉伸强度、硬度、涂膜水接触角达到了最大值,断裂伸长率、吸水率达到了最小值;n-SiO2的加入提高了涂膜的起始分解温度,改善了涂膜的耐热性能。当n-SiO2加入量为0.2%时,乳液及涂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4)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涂膜的表面电阻率从2.02×1013Ω下降到了1.06×106Ω;同时碳纤维的加入提高了导电涂膜的起始分解温度。
其他文献
Current freeform illumination optical designs are mostly focused on producing prescribed irradiance distributions on planar targets. Here, we aim to design free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了光催化下的8-胺基喹啉酰胺C5位的硝基化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过硫酸钾为氧化剂,三水硝酸铜为硝基化试剂,Acid Red 94为光催化剂,DCE为反应溶剂,室温条件下8-胺基喹啉酰胺经白光照射反应10 h后,顺利得到目标化合物。该课题弥补了传统高温加热的不足,并且所用的光催化剂也是一种有机染料,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该反应体系简单、条件温和、且无需额外添加剂和配体的加入,具有
近年来,氢转移C-C键形成反应以较好的原子经济性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已有报道中,常使用有机配体稳定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改进配体结构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
The generation of high-repetition rate (frep ≥ 10 GHz) ultra-broadband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OFCs) at 1550 nm and 1310 nm is investigated by seeding two typ
近年来,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二芳基脯氨醇硅醚催化剂表现出非常优越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立体选择性,成为一类独具特色的手性催化剂。本文主要制备一系列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