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实施由肾病专科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的实验性研究,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的方法,8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磷血症(血磷>1.78mmol/L),并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由肾病专科护士提供的强化健康教育,具体包括健康知识讲座、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及健康宣传材料的发放。于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监测两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血钙、白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知识行为问卷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评价。采用卡方检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秩合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全部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组内分析结果显示:a)干预组中,血磷、钙磷乘积在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均较干预前下降,相关知识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钙在干预后各时点均上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甲状旁腺激素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b)对照组中,干预后各时点血磷,钙磷乘积较干预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时点相关知识行为得分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在干预后各时点测量,较干预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各时点,干预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各时点血白蛋白、钙、甲状旁腺激素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行为问卷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磷血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危害严重。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升高的血磷、钙磷乘积,提高患者对疾病、饮食和服药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该种干预对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的血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及其长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