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目前解决能源紧缺的方向,而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备受关注。目前,风电场因输电线路故障导致的弃风窝电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其故障后的故障点快速查找与修复问题并保证风功率安全可靠外送,从不同角度研究风电场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方法。
  本文对现有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研究,给出这些方法在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风电场结构特点,根据风电场集电线路拓扑结构和特性,建立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的故障定位电气模型。
  针对目前阻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段递推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法。为提升现有阻抗法在风电场集电线路中定位的精度,分析并改进了两个核心误差来源——即接地电阻与注入电流。经过推导得出了含有过渡电阻的故障接地支路表达式,并建立了风机支路等效注入电流的模型。基于上述故障接地支路模型和风机等效注入电流模型,提出了基于逐段递推的故障定位法。首先利用零序电流大小判断故障所在支路,接着从架空线出口端开始计算,逐段向后递推搜索故障点所在位置,通过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处于当前区间来判别是否得到最终结果或需要继续向后续区间递推运算。该方法所需测点少,运算量小,经济性好。使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结合目前应用广泛的智能处理算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XGBoost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法。该方法由随机森林算法和XGBoost算法配合实现故障定位。首先将历史故障数据做原始数据集,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原始数据集降维,去除相关性差的数据;将保留下来的强相关的特征值及标签值输入XGBoost算法进行学习训练,最终拟合出标签值与各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用以进行故障定位。该方法定位精度高,可延展性好,不仅适用于风电场集电线路,也适用于其他复杂的辐射状拓扑结构。使用PSCAD/EMTDC和Python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能源互联网的整体布局决定了电力、天然气等系统深度交互、融合发展的趋势,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框架也因此逐渐成型。而随着低碳经济的持续推进,碳捕集等减排技术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运用,碳市场交易政策也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完善覆盖。未来对于能源低碳利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低碳技术将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获得全面应用,而低碳政策推行也将使系统传统运营模式产生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框架
电网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高与特高压直流相继投产给电网的频率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大了电网解列、频率崩溃事故发生的概率。低频减载装置作为电网第三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网内被普遍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发展,电网的频率特性恶化,低频减载方案的研究对电网的频率稳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可再生能源高占比条件下电网的低频减载优化方案,分析了可再生
学位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是未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为了应对新能源出力间歇性和发电侧投资成本问题,开发需求侧可调度资源,成为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综述了ADN优化调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需求响应及其不确定性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计及多时间尺度和负荷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研究。  在日前阶段考虑电价型需求响应对负荷的引导作用,建立以电价
随着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规划建设,线路走廊用地的紧缺以及电磁环境的影响成为了新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在已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旁平行架设新线路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因此走廊内线路架线施工时,必须考虑已经建成的交直流带电运行线路对后续新建输电线路的电磁耦合影响,这对于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平行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施工线路两端开路静电感应电压高达数十千伏
真空中固体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现象是制约高压电气设备高性能和小型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电压设备的迅速发展,对真空固体绝缘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微堆层绝缘技术(Micro-stacked Insulators,MSI)是随着新型加速器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绝缘技术,通过循环交替的绝缘层和金属层,能有效地提高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本文在固定电极间隙2mm情况下,围绕微堆层制备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绝缘层与导电层比
脉冲大电流直线驱动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电磁发射领域。由于它具有能量高,原理简单,可控性强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直线电机工作时的最大峰值电流达到MA级,传输大的电能量主要依靠电缆,目前电缆行业比较成熟,各种电缆无论结构、导体、还是绝缘、防护都有相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其制造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产品性能的主要是工艺控制和材料问题。  由于脉冲大电流电缆的应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化石燃料危机的日益加剧,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配套设备,在因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而推动的交通能源变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充电技术的不完善或者使用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充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对于充电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做得到及时预警、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处理,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带来人员伤亡。充电设
学位
在大力发展绿色电力的时代背景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电能储存及转换,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使用,导致电力系统中存在的超高次谐波问题以及其他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供电电能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问题评估与治理就日益迫切,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的识别与分类是评估与治理电能质量问题的前提。因此对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介绍了几
学位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和和非线性、冲击性负荷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间谐波污染在电力系统中日趋严重。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噪声问题一直是研究重点,但关于间谐波激励引起的振动噪声异常增大的问题目前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取向硅钢片磁致伸缩测量结果,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建模和铁心模型实验,分析了间谐波激励下铁心振动位移和噪声特性。主要研究内容有:  (1)利用磁致伸缩激光测量系统,精确测量了工频正弦激励下
随着风电和光伏等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并网,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将会给电网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需求侧负荷发展异常迅猛,尤其是以电热水器、空调、冰箱等为代表的温控负荷占电网总负荷的比重日益增加,并且此类负荷具有储能特性和灵活调度特性,是良好的需求侧响应资源。随着发电侧调度灵活性下降,需求侧“海量”的温控负荷,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提供了丰富和优质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