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采自广西、湖北、江西等省区的17种132个蚂蚁个体进行DNA条形码研究,以CO1、ITS1、ITS2基因片段序列,分别构建CO1、ITS1、ITS1(去除槽结粗角猛蚁)、ITS2、ITS1+CO1、ITS2+CO1、ITS1+ITS2 和 ITS1+ITS2+CO18 个联合数据集;同时测定猎镰猛蚁Harpegnathos ventor的线粒体DNA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相关序列构建数据集。对所得的序列进行碱基成分、种间遗传距离、系统发育信号检验等分析,运用NJ(邻接法)、MP(最大简约法)、BI(贝叶斯法)对各个数据集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对部分种类物种进行了分子界定并探讨了猛蚁亚科相关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所选用的3个条形码中ITS1、ITS2基因片段具有更多的变异位点及长度差异,对近缘种的区分有较大的优势。(2)槽结粗角猛蚁Cerapachys sulcinodis的ITS1基因片段明显长于同一数据集中的其它物种,长度的不一致导致了保守性升高、变异位点减少等部分系统发育信息被掩盖的情况。系统发育信号检测显示其g1值也明显小于其他数据集。(3)在遗传距离分析中,除保守性较高的CO1基因片段数据集和ITS1(去除粗角猛蚁)基因片段数据集外,余下的数据集均具有相对独立的属内和属间的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在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时,利用多种不同保守性的基因片段组成的联合数据集能够更好的进行较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4)根据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结合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haematodus中可能存在隐存种。尽管龙州种群和资源种群在形状和体表刻纹上很难看出差别,但龙州种群体型明显较大,体色偏暗,而资源种群体型明显较小,体色较鲜亮。在各种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两者均能很好地分开。因此,龙州种群和资源种群可能为两个不同的隐存种。(5)确定了厚结蚁猛蚁属Pachycondyla的非单源性,该属中的黄足厚结猛蚁P.luteipes和敏捷厚结猛蚁P.astuta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均不能聚成一支。(6)21棵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表明了中国猛蚁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猛蚁属Ponera+姬猛蚁属Hypoponera)+双刺猛蚁属Diacamma)+((大齿猛蚁属Odontomachus +厚结猛蚁属Pachycondyla(短猛蚁亚属 Branchyponera))+细颚猛蚁属Leptogenys));其余属的系统地位由于样品不足尚不明确。(7)测定了猎镰猛蚁的部分线粒体基因序列,预测出部分线粒体tRNA的二级结构;与其他蚂蚁相比猎镰猛蚁与蜂类(蜜蜂科和胡蜂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