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对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人口的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建国初期为控制人口数量快速增长,长时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重急速上升,人口年龄结构比重失调,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化趋势迅猛。 中国幅员面积广阔,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在空间上与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晚。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历史原因加速了其老龄化进程的速度。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其人口结构发展变化比较有代表性,现有数据表明哈尔滨市老龄人口比重已经超出了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 本文主要从哈尔滨市行政区老龄人口和养老服务设施角度及二者匹配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哈尔滨市的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提出优化建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建立基于街道、乡镇级行政区划的哈尔滨市老龄人口空间数据库。根据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底图的图例人口数量为依据,老龄人口规模空间分布整体表现大致为“中心—外围”结构的分布特征,中心区的“中心—外围”模式最为显著。通过对哈尔滨市各行政区老龄人口规模、比重、密度、和老龄化程度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得知哈尔滨市老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攀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的规模分布趋势和老龄化发展趋势并不同步。人口年龄结构的多年变化显示出哈尔滨市人口结构已严重失调,少子化与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哈尔滨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养老服务设施整体的规模结构等级和服务水平表现的较低现状。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中心区多于外围区,且中心区养老服务设施分布较为密集;哈尔滨市养老服务设施总体上呈现“双核多极”的空间集聚特征。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中心区多于外围区,且中心区养老服务设施分布较为密集;哈尔滨市养老服务设施总体上呈现“双核多极”的空间集聚特征。受交通、地价、老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中心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多于外围区,但中心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规模结构等级大部分较低,现有的较大规模的养老服务设施均在外 本文得出的结论:①哈尔滨市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数量总体偏少,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②除仅有的几家大规模的养老服务设施外,大部分养老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管理经营模式不够科学,内部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够标准化,服务水平较低;③不同行政区之间老龄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存在差异性;④哈尔滨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社会承载力较弱,利用率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