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起源于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员资格认证的探讨,档案职业与图书馆职业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所以至2004年起,档案学界开始就档案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确定、认证体系的架构、认证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与此同时,在实践上上海等地也开始施行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是,无论理论和实践上,现今对档案职业资格认证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施上的障碍。本文对现有的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理论文献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导致档案职业资格认证难以施行的根本原因是对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两者概念的混淆,从而导致对认证主体的选择有误,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三种可能承担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主体,并提出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出路。本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第一章对建立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是提升档案职业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信息时代下巩固档案职业地位的手段、顺应国际发展的趋势和满足解决档案职业现存问题的需要。第二章分析了确立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主要障碍。本章着重通过对档案行政部门、档案学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个可能担任档案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目前唯一可以承担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主体。第三章在提出建立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出路在于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施行、尽快培育成熟的认证主体,档案学会在这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但是本文也指出,根据中国国情,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权威性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