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各国都在利用本国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参与其中。根据OECD在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上20个主要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中,有40%-70%的进出口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分工活动。可见了解全球价值链活动对本国就业、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是多么重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没有看到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分工地位等概念意见一致的测量方法。本文在定性比较了几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技能劳动力使用程度的HVS方法。如何衡量一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简称GVCs)的分工地位?总结过去学者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有以下方法:FVS测量方法、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包含技术密集度的FVS测量方法)、前后向联系法(Forward Linkages to Backward Linkages)。其中,前两种测量方法是衡量国家对GVCs的相对参与程度,用来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一国微观主体的影响程度,缺点是不能用来衡量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后一种方法是衡量国家对GVCs的绝对参与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缺点是不能用来衡量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深度和对微观经济方面的影响。本文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技能劳动力使用程度的HVS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之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测量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对该问题地回答涉及到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目的。本文提出研究全球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理解国际分工活动如何影响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议价能力,并根据该研究目的使用HVS方法(包含高技能劳动力使用程度的FVS方法)衡量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选取了高技能劳动力使用程度(skill intensity)作为衡量国际分工议价能力的重要变量,即若i国j行业使用熟练劳动力越多,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议价能力越强,分工地位越高。有研究表明,对不同类型行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是不同的,如U型、倒U型、生产者驱动型、购买者驱动型等价值链的取得最高收益的关键环节分布不同。但是,使用高流动性、高稀缺性、高价值性的生产要素的环节始终占据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因为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上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基础条件给予的支持,如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的积累、服务能力的改善等,而发展中国家偏向于承接竞争层次低的国际分工活动,并且侧重于营造低税率、低工资率的区位环境。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增加研发投入、建立政府三张清单、推进司法改革、提高工资率等多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能否促进我国的产业分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本文选取研发投入这一变量,使用36个国家19个行业的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影响。本文安排如下,首先对比了测量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推导了HVS的测量公式,并使用WIOD数据库36个国家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FVS和HVS,最后实证研究研发投入如何影响一国在GVCs分工地位。本文所做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提出了用高技能劳动力使用程度(HVS方法)衡量全球价值分工地位更为合理,并对比了HVS方法和FVS方法的测量结果;其次,回归分析发现,虽然研发投入有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体现的比在发达国家明显。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可以通过研发投入,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并且获得更多的国内价值增值。本文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非同寻常,因为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倾向于参与和本国要素禀赋程度相适应的生产活动,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分工又很容易将发展中国家固化在原有的低端产业上,而不能积累足够的生产要素向发达国家收敛。本文通过定量计算的HVS指数,更加有助于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双刃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