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上颌前牙区,传统即刻种植技术存在唇侧软硬组织退缩吸收等美学风险。骨增量技术虽然可以修复骨缺损和预防骨吸收,但增加手术创伤和治疗费用,效果不确定。近年来,为了尽量防止拔牙后唇侧软硬组织的退缩吸收,牙片屏障技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作为美学区即刻种植领域的新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评价该技术的生物安全性以及维持种植位点唇侧软硬组织轮廓外形的效果,从而探索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在上颌前牙区行牙片屏障即刻种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17例,共植入种植体17枚,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2~62岁,随访时间12~18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牙龈乳头改变量、红色美学指数、骨组织和牙片体积变化、患者满意度等。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种植位点的探诊深度。对患者的改良菌斑指数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进行量化评估。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测量种植位点的近中、远中牙龈乳头顶点至种植位点近中、远中邻牙牙冠切缘的距离。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时对软组织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s,PES)评价。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拍摄CBCT测量分析唇侧硬组织厚度的变化以及屏障牙片的体积变化。随访期间统计患者种植体的存留率、相关的种植并发症、疼痛反应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将收集到的病历资料、口内照片以及影像学资料整理分析后,评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改变情况,硬组织变化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所有患者的种植体在术后1年无脱落。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牙片移位等。随访期间对患者口腔卫生进行定期维护干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黏膜健康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2、患者对手术过程非常满意和满意共占比约为88.2%,一般占比约为11.8%。患者对修复功能非常满意和满意共占比约为83.82%,一般占比约为16.18%。3、术后12个月,17位患者种植位点处唇、腭侧近中-中央-远中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2.5-1.9-2.4(mm)、2.6-2.1-2.5(mm)。4、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在种植位点近中、远中牙龈乳头的改变量分别为(-0.25±0.56mm)、(-0.23±0.52mm)。手术前后近中、远中牙龈乳头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5、术前的PES值(12.09±1.19)与术后3个月(11.95±1.15),12个月(12.01±1.23)的PES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即刻种植体肩部、肩部根方2mm、4mm处的唇侧硬组织厚度分别为:2.78±0.59mm、2.82±0.61mm、2.67±0.42mm,术后12个月种植肩部、肩部根方2mm、4mm处的唇侧硬组织厚度分别为:2.54±0.48mm、2.60±0.67mm、2.48±0.36mm。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唇侧硬组织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植体肩部、肩部根方2mm、4mm处唇侧硬组织的减小量分别0.24±0.28mm、0.22±0.24mm、0.19±0.23mm,各位点间在硬组织吸收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7、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12个月屏障牙片的长度吸收量为0.22±0.36mm,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12个月在牙片颈、中、根部三个水平上厚度的减少量分别为0.10±0.13mm、0.06±0.08mm、0.07±0.08mm,手术前后牙片厚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分析后得出,在上颌前牙美学区使用牙片屏障即刻种植技术,所有病例均无生物性、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在近期内较好地维持了种植体唇侧牙龈丰满度和牙龈缘位置,达到了近乎于天然牙的美学效果,并且未发生明显的骨吸收,较为稳定地维持唇侧骨板外形轮廓。屏障牙片无明显吸收,能起到支撑唇侧骨板防止骨吸收的作用。通过病例研究发现,该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经济负担,还能有效地维持唇侧骨板外形轮廓并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因此,牙片屏障即刻种植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