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文化发展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国人的眼光再次聚集在“文化”上,对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和瑞安“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工作的实施,瑞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城市文化建设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政府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时,把绝大部分的资源放在城市的“精英文化”上,而农村基层的“草根文化”往往被忽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与当前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的不足之间形成明显的矛盾。特别是当前社会,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现象常出不尽,群体性无理闹事、聚众赌博等不和谐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不足、导向作用不强、民间文化开发不力、群众文化需求不能得到较好满足等问题有直接关联。本文通过对瑞安市农村基层群众性文化建设的实地调查研究,厘清瑞安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关现状,随后总结出基层群众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如文化事业发展城乡之间不平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文化工作队伍人才紧缺等,并深入分析制约当前瑞安市农村基层群众性文化建设的有关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监管不力、宣传不够等。最后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创新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队伍建设、探索文化工作模式、发掘特色群众性文化、强化农村文化阵地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