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含铬废水、废渣的不合规处置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Cr(Ⅵ)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Cr(Ⅵ)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对于Cr(Ⅵ)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控和工程修复治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乳化植物油在透镜体和分层非均质含水层中的迁移特性,以及初始Cr(Ⅵ)浓度、乳化植物油浓度、硝酸盐浓度、硫酸盐浓度和地下水硬度等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乳化植物油在非均质含水层中迁移分布良好;含水层介质上吸附滞留量较高,有利于形成微生物反应区域;含水层渗透性在乳化植物油注入后略微下降。(2)乳化植物油能够修复浓度高达110.0 mg/L的Cr(Ⅵ)污染地下水,但是随着Cr(Ⅵ)浓度升高,修复效率降低,这要求反应带长度应相应延长;水解酸化阶段是整体修复过程的限速阶段,对于碳源竞争关系有重要影响;Cr(Ⅵ)对水解酸化作用的抑制,使乳化植物油的利用速度变慢,对于延长反应带寿命有重要意义。(3)乳化植物油浓度不高于5.0 g/L时,反应体系的Cr(Ⅵ)还原速率较快;乳化植物油浓度高于5.0 g/L时会对微生物产生显著抑制作用。(4)硝酸盐能够加快Cr(Ⅵ)还原速率;硝酸盐还原能够提高反应体系的p H,促进乳化植物油的水解酸化,提高反应体系碳源和电子供体浓度。(5)硫酸盐会使Cr(Ⅵ)还原速率轻微降低;硫酸盐还原发生在硝酸盐还原和Cr(Ⅵ)还原之后,不会与硝酸盐还原、Cr(Ⅵ)还原竞争利用碳源;硫酸盐还原能够使反应体系演变为强还原环境,为乳化植物油的完全分解提供良好条件。(6)地下水硬度高于150 mg/L时会轻微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地下水中的Ca、Mg离子与长链脂肪酸形成沉淀,对于提高碳源利用率,长期提供碳源有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