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全球化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竞争节奏逐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位处世界联盟地位的强弱。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组织个体的技术创新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知识存储的范围,无论是企业、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自身的技术创新迫切需要更多要素的综合投入以及更大风险的共同承担。为了克服创新力量各成体系所带来的创新资源的严重分散以及创新效率的降低,国家教育部提出“2011计划”,构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实现各类创新优势要素的优化组合。本文提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由于自身能力和资源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的组织提供了协同创新平台,组织间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共享与转移,应用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实现了相互间的协同创新绩效。本文从政产学研合作网络角度和组织个体能力角度探讨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将吸收能力划分为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转化)与应用能力两个维度,以这两种维度为切入点构建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其次,在理论研究背景下笔者走访了6家典型企业,进行了调查访谈,并以此来修正研究量表中变量条款的制定。最后,本文基于湖北省对规模以上工业调查统计背景对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组织1500家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对研究模型中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结论1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包括发展愿景及合作目标,政府支持,联盟形式,信任、沟通与交流分别对组织的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结论2组织个体层次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战略、知识存量、研发活动、组织结构分别对组织的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结论3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包括成长性创新绩效,成果性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相关作用,其中消化与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较为显著。结论4组织类型、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总资产额对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组织个体影响因素、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有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