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可单独发生于口腔黏膜或皮肤,也可同时或先后并发,发病率约为0.51%,癌变率约为0.4%~6.25%。WHO已将其列入癌前状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一般占8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3%-5%。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关,癌细胞之间及基质间的粘附作用减弱,以及基质和基底膜胶原成分的破坏均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能够分解细胞外基质的酶,而MMP-7是MMP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可降解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亦可降解基底膜,而基底膜的降解为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供前提条件。p73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从其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功能来看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但是在诸多研究中却显示其在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提示p73可能是p53的一种模拟突变体,在细胞内模拟p53分子行使功能,从而使p53基因失效,造成细胞恶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作用。PTEN基因是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的高表达可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目前对OLP和OSCC中p73、MMP-7及PTEN蛋白的表达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本课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p73、MMP-7及PTE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和不同分级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它们在口腔癌前状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意义,为癌变潜能检测提供诊断指标。方法101例研究所用标本均选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08年元月至2008年12月存档的蜡块和口腔科经活检或手术切取的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其中包括扁平苔藓46例(糜烂型26例,非糜烂型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42例(OSCCⅠ级20例,Ⅱ级15例,Ⅲ级7例),1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rmol oral mucosa NOM)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p73、MMP-7及PTEN蛋白的染色,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分别计算出各自的阳性表达率,最后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取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13例NOM中有4例p73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0.8%;26例非糜烂型OLP中有19例p73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3.1%;20例糜烂型OLP中有17例p73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42例OSCC中,p73蛋白全部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与NOM和OLP中p73的表达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73在O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MMP-7在NOM、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OSCCⅠ、OSCCⅡ、OSCCⅢ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30.8%、53.8%、60%、75%、80%、85.7%。从NOM、OLP到OSCC, MMP-7蛋白的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各组表达强度均有差异(P<0.05)。3.13例NOM中12例PTEN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2.3%;26例非糜烂型OLP中有23例PTEN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8.5%;20例糜烂型OLP中有17例PTEN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20例Ⅰ级OSCC中16例(80%)PTEN蛋白染色阳性;15例Ⅱ级OSCC中PTEN蛋白总阳性率为73.3%;7例Ⅲ级OSCC中PTEN蛋白总阳性率为57.1%。不同等级之间的差异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1.p7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两型OLP和各级OSCC中显著升高,且在各级OSCC中全部呈阳性表达,说明p73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2.MMP-7蛋白在两型OLP组织及各级O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OM,提示MMP-7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检测OSCC的一个预见性指标。3.PTE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高表达,随着OSCC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也即其表达缺失率明显上升,提示PTEN可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