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名誉权冲突的法律控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的日益加深,新闻媒体的职能将发生进一步的转变。在民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发达权利保护理念的传入,更对前者造成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新闻媒体和民法主体普遍享有的名誉权将会发生更频繁的碰撞和冲突。以辖区内聚集了新华社、检察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新闻媒体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为例,近几年新闻侵权案件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一、名誉侵权案件占新闻侵权案件的绝大多数。二、新闻媒体败诉比例高。三、判决赔礼道歉多,精神损害赔偿少。四、被判侵权原因一般是报道事实不准确。五、网络侵权纠纷成为新类型的新闻侵权案件。在新闻侵犯名誉权成新闻侵权案件的主要部分,并呈现新特点的同时,我国的新闻司法却处在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除了宪法中非常有限的几条有关公民有批评和建议权的宪法性原则规定外,几乎找不到大众传媒进行新闻活动时可以依据的法律。我国的名誉权立法虽然相对比较系统化,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但是仍然无法涵盖实际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也缺乏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两方面立法的含混不清是导致目前新闻与名誉权冲突不断的根源。本文结构上共分四章,引言部分阐述了笔者在面对新闻侵犯名誉权问题时所持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观,即在肯定新闻自由意义的前提下,名誉权法制应该向公共利益倾斜。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和措施向公共利益进行倾斜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认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表现是新闻失实,其实质是新闻真实与生活真实、法律真实的冲突,根源在于新闻自由和公众利益保护的价值理念与个人利益、政党利益保护价值理念的冲突。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在于“分而治之”。不仅要对起诉媒体的主体性质有所区分,还要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对不同性质传媒的责任进行划分。在重视新闻自由,保证大众传媒健康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的理念下,对新闻侵犯名誉权诉讼的证据规则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科学规范的测量,并将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的
中文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尽管中文信息检索的技术和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目前中文信息检索的效果却并不乐观。本文就中文信息检索的几个主要问
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深度辅导,使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成功就业的案例,表现出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工作情怀,也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方法
擦拭材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很多。有机织、针织、非织造类擦拭材料。非织造工艺以其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高、可应用纤维范围广的特点,成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擦拭材料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支持与肺结核伴营养不良者并肺部感染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9例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随机分组,其中52例在常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
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为例,将教师的科研范例、查新前沿适当引入教学,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科研思维与创新意识,促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而合作竞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
有机肥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但能够保持粮食稳产、增产,也能极大的促进我省有机肥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有机肥资源废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而减少外部无机肥源的投入,节省投资,提高农业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推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