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MHz高频线阵探头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常规高频线阵探头(5-15MHz)与18MHz高频线阵探头(5~18MHz)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3月,对我院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03个结节使用常规高频线阵探头和18MHz高频线阵探头进行观察,比较二种探头对恶性结节超声征象的显示有无差异,探讨不同频率的探头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和预测价值;进一步根据结节大小分为两组比较两种探头对微小癌组和非微小癌组超声征象的显示有无差异。结果常规高频探头声像图上的实性、边界不清、无声晕、微钙化在18MHz探头下依此可表现为微小囊性变、边缘成角、不规则声晕、纤维化、粗大钙化或是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等表现,不同的恶性征象在两种探头(18MHz vs常规高频)中的诊断准确性不同:实性(67.0%vs 83.4%),边界成角(67.0% vs 47.6%),边界不清(54.3%vs 69.9%),无声晕(63.1%vs 72.8%),不规则声晕(48.5% vs 38.8%),微钙化(68.0%vs 57.1%)。使用18MHz探头观察微小癌组与非微小癌组声像图上的边界、声晕、纵横比均有差异,而常规高频观察两组在纵横比、内部结构及钙化征象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18MHz高频探头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与常规高频探头不同,18MHz探头的应用使甲状腺结节的传统诊断标准受到挑战,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诊断信息。2.不同频率高频探头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性。目的比较18MHz高频线阵探头与常规高频探头对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3月,对我院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73例结节使用常规高频和18MHz高频线阵探头进行观察,采用McNemar检验同时估计Kappa值来探讨两种探头诊断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的准确性和预测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相关的超声恶性征象。结果以病理为金标准,将肿瘤紧邻被膜(即肿瘤与被膜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不论有无被膜回声中断此超声征象来作为判断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标准,研究发现18MHz探头对判断有无被膜侵犯的准确性较高,Kappa值为0.803,其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都优于常规高频探头(90.7%vs 69.8%,87.1%vs 68.3%,90.4%vs 79.5%)。以肿瘤前方的甲状腺被膜回声连续性中断作为判断标准时,常规高频及18MHz高频探头诊断甲状腺癌侵犯前面被膜的Kappa值分别为0.518,0.677,常规高频探头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低于18MHz高频线阵探头(53.3%vs 70.0%,74.5%vs 82.0%,88.9%vs 91.3%,78.1%vs 84.9%)。伴淋巴结转移或结节内出现钙化是超声诊断肿瘤侵犯被膜的危险因素。结论1.18MHz高频探头诊断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优于常规高频探头,同时以肿瘤紧邻被膜(不论有无被膜连续性中断)作为判断甲状腺癌被膜侵犯的标准诊断准确性较高。2.结节内出现钙化和出现淋巴结转移是判断甲状腺癌侵犯前方被膜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
应用于高职护理学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提高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就目前高职教育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