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05年~2007年间乳腺组织送检标本,其中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各40例。患者年龄30岁~73岁,平均年龄51.3岁。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P法。实验结果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样品率的比较用四格表及行×列χ2检验,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1、IGF-Ⅱ呈阳性的表达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组织三组病例中分别为11、13、14例,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强阳性表达三组分别为22、16、14例,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乳腺癌组IGF-Ⅱ的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在乳腺癌组中,Ki-67表达呈阴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10、9、21例,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IGF-Ⅱ和Ki-67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性。3、IGF-Ⅱ和Ki-67二者分别在患者不同年龄、不同雌孕激素受体情况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 >0.05)。二者分别在原发灶大小不同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组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原发灶直径>2cm组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直径≤2cm组。结论:1、IGF-Ⅱ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组织三组样本中均有较多例数的阳性表达,但在乳腺癌组中的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提示IGF-Ⅱ水平的过度升高可能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因素之一。2、IGF-Ⅱ在患者不同年龄、不同雌孕激素受体情况和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直径>2cm的乳腺癌组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直径≤2cm组,提示IGF-Ⅱ可能协同其他因素参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3、IGF-Ⅱ和Ki-67在乳腺癌的表达中具有正相关,提示IGF-Ⅱ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