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各项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颁布,我国各地都正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出行的首要选择。这一旅游现象也迅速激发了国内乡村旅游目的地数量的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是影响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即由产品的各维度属性质量构成,而现有文献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维度构成及其感知质量研究不够全面,不利于对乡村旅游产品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构建乡村旅游产品游客感知质量量表为关键研究内容,进行游客感知质量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梳理文献中各种乡村旅游产品、产品质量和感知质量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旅游目的地产品特征,界定了游客感知质量的概念。其次,根据游客感知质量定义,拟假设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及其感知质量测量量表。再次,验证游客感知质量量表,选择南京黄龙岘茶文化村和高淳国际慢城进行实地面对面的问卷调研,获取研究数据,利用SPSS20.0分析软件,对感知质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修正原假设量表,最终形成六维度24属性构成的乡村旅游产品游客感知质量量表。最后分析案例地的游客感知质量水平,利用均值分析各维度和属性的实际感知质量,为两个案例地旅游质量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界定游客感知质量概念为游客根据其体验期望和目标,对旅游目的地产品的主观评价;第二,构建了由六维度24个属性构成的村旅游产品游客感知质量量表。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均值分析了两个案例地的旅游质量水平,结果显示两案例地虽旅游发展进度不同,但产品现状相似,游客感知质量均值最低的是观赏体验活动和基本接待条件,其余四维度存在问题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黄龙岘茶文化村和高淳国际慢城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深挖当地特色文化,创新娱乐体验活动;构建多元营销体系,扩大景区客源市场;注意酒店民宿卫生问题,提高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保持淳朴民风,防止过度商业化;赋予工艺品土特产品文化价值,提升产品质量;完善配套辅助服务设施,有效管理动物家禽;健全景区交通体系,增加相应公交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