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2007年李海林老师的《论语文教师的代际传承——兼论历史叠影下的“第五代”》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发的一场“关于语文教师的代际传承”的专题讨论出发,认为这场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至少意味着关于代际的承传问题已经逐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这场讨论最终不了了之,没有一个明确地结论,并且这场讨论也比较少地涉及代际间的突破问题,因而,在如何看待代际承传与突破问题上,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三代语文教学名师代际的承传与突破问题上一直没有明确地态度。因此,本文以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以及相关的论著作为基本素材,通过比较分析,从而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三代语文教学名师在教学上的承传和突破,以及造成这种承传和突破的原因,最后再提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三代名师。 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阐述了“那一代”“这一代”和“新生代”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突出特征。“那一代”在“两性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偏重工具性;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学生主体性,主张教师主导作用;在“文本关”上尊重文本,适当改变。“这一代”在“两性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主张回归本原,强调人文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关注学生主体性,主张师生平等关系;在“文本观”上主张文本分析,倡导多元解读。“新生代”在“两性观”上(工具性和人文性)淡化工具性,偏向人文性;在“师生关系上”倡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张教师引导作用;在“文本观”上提倡反文本,主张深度阅读。 从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三代语文名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传承”和“突破”,尤其是在“两性观”、“师生关系关”、“文本关”三个方面。 最后论文提出要如何看待这三代语文名师之间的“传承”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