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绝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是一个不安份的作家,他的小说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从温柔如川端康成般细腻的作品《星星》、《竹女》,到荒诞冷酷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再到温情与绝望纠结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或是最新出版的被嘲讽为“新闻通稿”的《第七天》,余华总是在自我的文学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转型,成为余华的一个重要标签。然而不变的是余华一颗赤诚的关注现实、认识现实并试图揭示现实的真实的心。尽然被揭穿了的现实是千疮百孔的、令人沮丧的,但总比被虚假遮蔽的欣欣向荣更能唤起人性的回归,也更能警醒民众捡起被遗失的善良。这对于悲剧频发,信任缺失的当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余华的作品在叙事形式上是“虚伪”的,但其内在精神是真实的,也可以说,他的小说通过某种“虚伪的形式”揭示了现实生活深层的绝望与温情。1990年代,余华发表了他的重要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奠定了余华在新时期文坛上的地位,也确立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神基调。“苦难”和“温情”是余华小说创作的两大母题,也是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的主要方向。笔者在认真研读余华小说文本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认“苦难”是余华小说创作的生活基调,“温情”则是余华小说创作的感情基调,“苦难”与“温情”的双重基调构成了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模式。“苦难”往往使余华笔下的人生陷入绝望的境地,而“温情”则成为“受难者”自我拯救与苦中作乐的立命之本。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以“温情的绝望”为基点切入余华的小说创作,将研究文本限定在《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两部长篇小说,由这两部作品延展余华创作的“苦难”母题,生发出小说主人公的绝望与挣扎,阐述小说人物的宿命意识,从生活中的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等方面,阐释“苦难”的绝望与“温情”的“活着”的生命内涵,揭示余华笔下的芸芸众生承受苦难的倔强和关爱人间的温情之美。
其他文献
曹,女,45岁,已婚。发现下腹痛包块1个月于2008年1月18日要求手术入院。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下腹包块1个月。该患平素月经规律30~40天一次,经期5~6天,痛经,无需口服止痛药,末次
通过规划和协调企业间的制造行为,讨论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企业间的动态协作问题。提出了一个便于供应链企业协作的柔性规划和调度模型,该模型的实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系统框架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社会养老模式存在许多弊端,社会认可度不高,入住率比较低。居家社区
实施差异化战略,不在于增加商品差异化的供给,而在于增加商品差异化的有效供给。为了用同量的投入获得更大量的商品差异化有效供给,必须切实处理好真实性差异化与虚假性差异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领域也越来越好,国家公路建设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建设项目实施时,需加大对施工项目质量的监督力度,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提出
<正>在西方文化中,关于空间的主流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一种被称为"伽利略-笛卡尔"(Galilean-Cartesian)的哲学所统治。这种观点首先是从笛卡尔(Descartes)全面而清晰的理性
在日常业务中,公司业务以服务终端商户为主,外勤人员现场工作占据业务流程环节的较大份额。随着业务量不断扩张,加上支付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作业模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我新接手的班上有个叫小崴的孩子。说起他,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仅是班上的学习标兵,在体育、绘画等方面也特别有天赋。美中不足的是他有口吃的毛
期刊
目的研究四川凉山彝族人群指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方法按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测量208例(男151,女57)20-30岁四川彝族健康成年人左手五指长度、五指末端指节长度及身高。结果与结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偏振不敏感太赫兹宽带吸波体.吸波体包含两层金属和一层中间介质,表面金属层每一个周期单元由五种尺寸接近的金属块按照相邻不同的规律排列成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