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诸多结构性问题中,“就业难”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虽然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人数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就业容量有限,目前尚远不足以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就业压力依然巨大。根据国际经验,处理好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还能促进居民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正确认识和解决就业问题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重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连接我国中部和西部的重要节点,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极。因此,重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之于整个国家建设的意义非常重要。同时,重庆市作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典型的代表,其建设发展经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重庆的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就业环境却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压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重庆市就业问题,有效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关系重庆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就业质量,对就业问题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重庆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好就业问题。例如,2012年9月12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在《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城镇一体化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质量”的目标;2013年9月重庆市市委在四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提到推进就业等民生工程的建设,着力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22件民生实事。通过这些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可知,政府对重庆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都非常关注,对解决好重庆市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指导。然而,一方面重庆市的就业环境面临着突出的需求容量有限问题。事实上直辖后重庆市的常驻人口逐年增加,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大量涌入重庆、支援重庆市的建设,2013年的重庆市总人口已达3358.42万人,而重庆市的就业人口也呈现波动趋势,1994年重庆市的总就业人口达到最高值1729.55万人,之后逐年递减,在2006年达到最低值1454.77万人,然后就业人口逐年递增,在2013年到达1683.51万人左右。另一方面,重庆市的就业环境还呈现出显著劳动力在就业技能等方面有待提升的问题,进而导致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具有比较优势。随着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力度的加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到2012年,农村就业人员比重下降至接近40%,城镇就业比重比2000年增长20个百分点。但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所导致的城市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问题突出。换句话说,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劳动力在劳动力技能等方面的问题,是关系到重庆市整个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好重庆市就业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根据1997~2013年重庆市多元时间序列数据对整个重庆市的就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进一步认识重庆市就业环境,进而为解决好重庆市就业问题提供有益参考。具体来讲,本文在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就业方程,然后对时间序列数据做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通过对平稳方程做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庆市就业的原因。经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目前的城镇工资在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就业转移的过程中作用较大,通过大幅度的增加城镇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可以促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城镇就业转移。从当前来看,同时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过招商引资以及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均有助于增加城镇部门劳动力就业。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