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现炉内温度场的检测对于揭示燃烧现象的本质和发展燃烧理论,及提高炉膛燃烧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低污染性都有着重要意义。深度学习中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具有运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等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型炉膛温度场重建方法。在火焰辐射成像的基础上,通过火焰图像处理与ML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大型炉膛温度场重建的模拟及实验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炉内温度场的检测对于揭示燃烧现象的本质和发展燃烧理论,及提高炉膛燃烧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低污染性都有着重要意义。深度学习中的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具有运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等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大型炉膛温度场重建方法。在火焰辐射成像的基础上,通过火焰图像处理与ML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大型炉膛温度场重建的模拟及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针对乙烯层流火焰,重建一维径向火焰温度以验证MLP神经网络的可靠性。重建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33%,添加噪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94%,说明ML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抗噪能力。针对非轴对称单峰和双峰温度场,构建热辐射成像模型,生成训练数据集。利用训练完成的MLP神经网络模型重建炉膛温度场。两种温度场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2%,说明MLP神经网络可以重建不同的炉膛温度场,反映温度场的高低温分布;不同噪声的最大相对误差也小于4%,说明MLP神经网络在重建炉膛温度场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自制一套便携式图像处理系统,根据三台锅炉的实验数据利用MLP神经网络重建炉膛温度场。对冲燃烧锅炉重建的炉膛温度场说明每组燃烧器的开/关状态影响炉膛温度场,且燃烧最充分的区域温度最高。两台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重建结果均呈单峰分布,且位于燃烧器区域的炉膛温度最高,温度随负荷的加大而升高。三台锅炉边界温度分布反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5%、2.24%与1.45%,说明温度场的重建结果可靠。
其他文献
汽车破碎残余物(ASR)即报废汽车经部件回收、车身破碎、金属分选后的残余物,具有高热值、高挥发分、低含水率的特点,通过热解可以将其转化为高值化产品。然而,ASR组分复杂且各组分热解特性差异大,产物难均质化且伴有大量含氯污染物。为此,本文研究了宽升温速率范围内ASR的产物生成特性,探讨了氯迁移分布规律,重点解析了有机氯向无机氯的转化机理,并深入研究了主要氯源之一的氯丁橡胶热解过程中氯的迁移转化规律。
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现有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价格昂贵,采用模块化安装亦增加了企业的运行维护成本。因此降低催化剂的价格,开发出能够实际应用的成型催化剂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了价格低廉的燃煤飞灰作为催化剂载体,优化了活性组分配方,开发出脱硝性能良好的低温催化剂。接着开展了催化剂的成型化研究,制备出直接用于填充床的颗粒状催化剂,为未来的大规模制备积累了相关成型工艺参数。最后考
燃煤发电机组灵活运行增大了工况变化范围和速率,放大了系统非线性特性,增大了系统控制难度。以某660 MW燃煤电站SCR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适用于宽负荷的动态连续平推流SCR脱硝机理模型,开发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SCR脱硝直接控制策略和基于DDPG的SCR脱硝自适应PID控制策略,提高了SCR控制系统在灵活
微化工的高传热性、高比表面积、高安全性等优点使得其逐渐用于甲烷重整制氢。然而微化工技术仍需较高温度,且原料气被浪费,并生成副产物。文章从结构、物理分离和化学吸附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了结构强化、渗透强化和吸附强化甲烷重整的作用。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了直管、平板圆弧和三纹内螺旋枪管三种不同复杂程度结构的微反应器物理模型,研究发现降低入口速度、增加水碳比、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反应发生,降低反应达到稳
NH3于2017年被认定为可再生能源,因此NH3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NH3存在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高点火能量和含氮等特性,NH3燃烧存在稳定性差和高NOx排放等挑战。目前主要采用掺混高反应性燃料和旋流燃烧提高NH3燃烧的稳定性;采用分级和加湿燃烧降低NOx排放。MILD燃烧作为一种高效、稳定、低排放的燃烧方式,有望实现NH3的稳定低排放燃烧。本文自主设计了新型MILD燃烧器,通过
液滴蒸发现象在喷雾燃烧等领域普遍存在,是两相流领域的关键基础问题,由于其尺度小、速度快,对液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计算过程中的数值离散误差往往导致在相界面附近出现非物理的虚假速度,从而影响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改进的Lax-Wendroff格式的、具有精细平衡性质的两相流数值格式,验证了其在抑制虚假速度上的有效性,并应用该格式对液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固废年产量近亿吨,中药固废的排放和处置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医药产业绿色发展一大难题。中药中有大量植物源药材,含碳量高,是良好的碳材料前驱体。以中药固废为原料制备多孔炭用于CO2吸附和超级电容器电极对于中药固废的处置及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中药固废——甘草药渣为例,开展了以下研究:(1)甘草药渣、药材水热炭化及其三相产物特性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所需产物仅为固相水热炭时,煎
无焰燃烧是一种同时实现温度均匀分布和低NOx排放的燃烧技术。再燃还原成本低,经过合理配置可将NO显著还原为N2。燃烧系统中采用开缝钝体能降低NOx排放,三者可以相互结合,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本文使用20 k W实验室规模的燃烧平台,以CH4为燃料,采用实心钝体和开缝钝体进行了燃料中掺混初始NO的无焰燃烧和常规有焰旋流燃烧实验,并基于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燃烧模式、空气预热
微藻由于具有种类多、来源广、固碳能力强等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生物柴油来源之一。然而,限制微藻能源大规模利用的主要核心问题在于成本较为高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磁絮凝收集的微藻与乙醇进行液化反应制取生物柴油,将副产物——微藻生物焦应用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进行一体化脱除烟气中的污染物。本文主要从工艺流程、脱硝性能和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本文研究了添加Fe3O4的微藻-乙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利用太阳能热解生物质有利于制备高品质产品,实现二氧化碳负排放。为了揭示太阳能热解生物质过程中焦炭结构演化和传热特性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本文采用聚光光热实验系统模拟太阳能对稻秸、甘蔗渣、松木屑和椰壳开展热解研究,系统分析了焦炭的生成演化和传热特性,最终建立了生物质聚光太阳能热解模型。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搭建聚光光热实验系统,探究了反应终温、升温速率对焦炭生成特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