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病例,根据患者症状信息采集表进行信息采集,依据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对病人进行辨证分型,并请透析中心两位主治以上医师复核确定患者证型,于透析3个月后静脉采血行观测指标检测,将病人营养状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特点进行研究归纳。结果:(1)60例患者在透析前的本证分布依次为脾肾气虚23例(38.3%),脾肾阳虚19例(31.7%),气阴两虚8例(13.3%),阴阳两虚6例(10%),肝肾阴虚4例(6.7%);透析后本证的分布依次是气阴两虚23例(38.4%),脾肾阳虚14例(23.3%),脾肾气虚12例(20%),阴阳两虚6例(10%),肝肾阴虚5例(8.3%)。进入透析治疗后脾肾气虚证较透析前减少,气阴两虚证较透析前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患者透析前的标证分布依次为湿浊22例(36.7%),水湿21例(35%),血瘀7例(11.6%),风燥6例(10%),湿热4例(8.3%);适析后标证的分布依次是血瘀21例(35%),风燥13例(21.7%),水湿10例(16.7%),湿浊11例(18.3%),湿热5例(8.3%)。进入透析治疗后血瘀及风燥证均较透析前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湿证及湿浊证较透析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证患者中营养良好最多的是脾肾气虚证(占42.9%);营养不良最多的是气阴两虚证(占51.3%)。两组之间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标证患者中营养良好最多的是风燥证;营养不良最多的是血瘀证,两组的风燥证、血瘀证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本证在血Alb的对比中,总体均数存在差异,因此再进行均数的检验,脾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血Alb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BUN、Scr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各标证在血Alb的对比中,总体均数存在差异,经q检验,血瘀证与风燥证在Alb的比较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BUN、Scr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透析前本证脾肾气虚证最多(23例,占38.3%),标证湿浊证最多(22例,36.7%);透析后本证气阴两虚证最多(23例,占38.3%),标证血瘀证最多(21例,占35%)。(2)透析后脾肾气虚证较透析前减少,气阴两虚证较透析前增加;透析后湿浊、水湿证较透析前减少,血瘀、风燥证较透析前增加。(3)透析治疗后本证和标证均会发生转变。(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与透析前的中医证型无关。(5)透析治疗后营养良好的患者本证多为脾肾气虚证,标证多为风燥证,营养不良的患者本证多为气阴两虚证,标证多为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