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广芩小说的互文性特征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采桑子》《状元媒》到《战争孤儿》《日本故事》,再到《青木川》《耗子大爷起晚了》,叶广芩在四十余年的文学道路上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阅读叶广芩系列作品不难发现,叶广芩在创作过程中常有意或无意地通过引用、戏拟、复写等手法构成与文学、历史、文化文本间相互指涉、对话的关系。萌生于法国的互文性理论自60年代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丰富,最终成为当代重要的批评方法之一指导了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实践,从互文性角度切入叶广芩的小说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走进叶广芩的新方式。经由互文,叶广芩作品的思想意义与美学、文化价值得到深刻的凸显。叶广芩通过充分引用传统戏曲的经典唱词、戏仿戏曲情景模式,实现了古今文本的交融,成就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叶广芩还对文学史经典主题进行重写,以当代作家的反思意识与传统意识形态构成跨时空对话,并以此传达自身创作心理与情感认同。最后,历史、文化作为广义上的文本也自然融入了叶广芩的文学书写,使得小说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共融共生。互文手法有意或无意的运用对于叶广芩的创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前文本与历史、文化文本的大量吸收与加工成就了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对同类题材、意象、情节的不断书写也导致小说存在模式化、重复性的问题,叶广芩在反复咀嚼潜藏记忆的同时难免自我阻断了文学道路继续开辟的可能。因此,互文性似乎可以作为理解叶广芩作品高辨识度与重复性并存现状的一把钥匙。论文将西方互文性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作家叶广芩相结合,在文学意义生成、文本阅读阐释观等方面都产生了一些新效果。论文以叶广芩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作为理论切入点,结合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阐明叶广芩小说的互文性特征,在文本的意义生成、文学生产、文本的阅读与阐释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对叶广芩作品中宝贵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以及不足之处的进一步认识。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发现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逐渐出现了许多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相关内容,对此也有基本的教学要求。国内外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途径和价值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教学仍处于持续探索阶段。本文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概念是数学法则、公式和定理的基础,是计算、推理、判断、论证的
学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左图右史”的学史传统,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历史与地理的密切关系,现如今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历史知识依然不能缺少地理学科的辅助。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这为地理学科知识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可能。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频繁出现考察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题,更加说明了历史教学中运用地理学科知识的必要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史地知识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生父母拒绝对抑郁的影响,以及拒绝敏感性和认知重评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的“拒绝”分问卷、简版儿童青少年抑郁量表、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以及情绪调节问卷中的“认知重评”分问卷,分别测量个体父母拒绝、拒绝敏感性、认知重评和抑郁的情况。通过随机抽样,对山西省和黑龙江省的43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拒绝的差异检验显示,生源地为农村的被试较之城
学位
本论文主要从立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兴称谓语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并结合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对汉语学习者的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研究角度出发,对新兴称谓语的特点、类型、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后根据留学生习得新兴称谓语的情况,探讨影响留学生习得的因素,并对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选题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
学位
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话语进行研究。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中,新闻话语是最有影响力的话语,官方新闻话语是最具有权威性质的话语。新闻主体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将“信息”以某种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而让受众理解、接受、支持官方的态度和立场。且近年来,话语研究呈现多模态化的趋势。本文从多模态角度入手来探究新闻发言人的话语,拟解决三个问题:新闻发言人语言模态具有怎样的特征
学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群体,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值得研究者关注。本研究基于人际或系统模型、情绪调节模型、素质—应激模型,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惩罚敏感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共选取山东省、甘肃省、上海市六所初、高中的684名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
学位
本文以指人新词语词语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词语模理论,同时结合与韵律语法、认知凸显等研究有关的理论,对指人新词语词语模的分类、构成、韵律组配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同时从历时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指人新词语词语模的发展变化、成因及词语模造词对词汇系统的影响。指人新词语词语模是能够批量生产指人新词语的词语模式。按照单位性质的不同,指人新词语词语模分为指人词模和指人语模。指人词模是指人新词语词语模的主力军,批量
学位
攻击行为是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个体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意图。近年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频频发生,青少年作为身心尚未发育健全的个体,其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关注。根据以往的研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会受到受害者公正敏感性的影响。受害者公正敏感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受害者公正敏感性的个体更容易感知到环境中的不公正信息,并且会对其做出更为强烈的反应。高受害者公正敏感性会增加个体的反社
学位
百年间(1919-2019),中国有大量文献相继出土,其中简(牍)帛书文献的出土数量十分显著,但目前系统且全面的关于出土简(牍)帛书的分类工作研究尚不成熟。笔者采用文献搜集、综合整理等方法,尽可能地全面整理、分析百年间(1919-2019)出土的所有简(牍)帛书。据不完全统计,百年间出土简(牍)帛高达118批次,且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文献呈现不同的特点。此中简(牍)帛书文献中书籍类文献成篇目出现的共
学位
至今为止,新世纪诗歌已经走过了20年,意象化写作依旧保持着自身的生命力,在诗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此同时,表现出与20世纪诗歌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人类内心体验和精神的关注上。论文着重分析了空间、工业化、乡村三大类意象,总结当下诗歌意象所表现的精神内容,探索诗歌发展的意象化倾向。绪论部分首先梳理了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发展历程,阐释新世纪诗歌对传统诗歌理论的借鉴与发掘。其次,指出域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