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用跳采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孤岛工作面。本论文即以金桥煤矿2321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实例,将孤岛工作面应力场的时空演化律作为研究对象。论文采用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2321工作面顶板及煤体的冲击倾向性实验结果为弱冲击倾向性;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研究发现2321两侧工作面在开采后,侧向支承压力场叠加后为典型的双峰马鞍形应力场,中间煤体的支承应力升高系数k为1.2;在以工作面开采时间和开采位置为轴的应力场时空演化规律研究中发现:工作面开采初期的支承应力场要明显小于工作面开采中期和末期;巷道硐室附近的应力场集中最为明显,应力升高系数为3.6,围岩塑性区破坏范围扩展。对2321孤岛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的应力场时空分析表明,当巷道硐室位于开采中期和开采末期位置,在工作面开采至此位置并发生周期来压时,受动载冲击影响,此时冲击矿压的危险性将远高于其他区域。在对孤岛工作面防冲措施的窄煤柱宽度数值计算中,5m宽的煤柱内应力场集中最不明显,对煤柱内的应力释放效果最好。对2321孤岛工作面的矿压实测表明:初次来压步距为63~65m,周期来压步距12~13m。在初次来压期间,工作面两巷帮部移近速度达30~36mm/d,顶板下沉速度为11~17mm/d。通过研究孤岛工作面应力场时空演化,总结孤岛工作面周围应力场的规律,为防止孤岛工作面发生冲击矿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