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建设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为国家工作50年的重要保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部属大学进行了试行实施,2003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推广,经过5年间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2007年4月,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标准》实施工作的基础上,由《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更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与措施的保障。为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体质健康重要性,国务院于2007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余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现状并进而有效的开展课余体育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州六所普通高校52320名学生体质测试的原始数据及1690份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苏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的因素。结果显示: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般,与江苏省及全国大学生的平均体质健康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情况,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高于江苏省和全国水平,身体素质指标主要为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低于江苏省及全国水平。主观原因:缺乏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不能保证足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没有适宜的运动量和必要的运动强度。客观原因:场馆设施缺乏是当前影响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1)身体形态水平:苏州高校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平均值均与江苏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值较高。(2)身体机能水平:苏州高校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好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3)身体素质水平:上臂、下肢肌手臂肌肉力量男生平均水平较好,女生处于正常水平。(4)体质健康等级评定:及格率不高,优秀率较低。(5)苏州高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持积极的态度,但周锻炼次数少,每次锻炼的时间短和每次锻炼强度低的现状。(6)苏州高校大学生锻炼形式是喜欢与他人一起锻炼,场地主要集中在本校的体育场馆。锻炼时候多集中在傍晚。(7)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健康的和积极的;运动项目男生基本以球类为主,女生以身体的接触少、对抗性较小的项目为主。(8)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集中学习任务重、场地器材缺乏、没有时间、无锻炼氛围和缺乏指导等。对策:(1)高校应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和正视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的观点,从而有效的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2)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有利于改善学生心肺功能的内容,考核实现体育课与健康标准相统一。(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4)建立课外体育锻炼辅导制度,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的锻炼目标,选择锻炼的项目,制定、实施和适时调整体育锻炼计划,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5)积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工作,将其制度化,并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场馆建设,优化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