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动脉修复静脉缺损的效果观察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取犬自身颈总动脉重建同侧颈外静脉,模拟静脉缺损后经动脉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动脉修复静脉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5只,体重5.23±0.60kg,手术切除颈外静脉2cm,采同侧颈总动脉移植修复缺损的静脉。对侧颈总动脉及颈外静脉不作处理,作为正常血管对照。术前及术后一周内每天监测犬T、P、R,观察犬的采食情况及精神状态。术前1d及术后1d、3d、7d前肢头静脉采血做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小板总数(PL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GRAN)、淋巴细胞比率(LYM)和单核细胞数(MONO),用于评估犬术后血凝状态及炎症的变化。术后7d、14d、28d使用B超检查重建血管通畅情况。分别于术后4w、6w、8w牺牲动物,在原切口处切开,暴露移植血管,观察其大体形态,然后取出移植动脉和对侧正常颈总动脉用福尔马林灌注固定,固定后量取移植动脉的长度、管径大小。用石蜡包埋制作切片行HE染色,观察移植血管组织学变化,OLYMPUS IX71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内膜、中膜厚度。结果:1.临床表现动脉移植恢复血供后,吻合口无出血、漏血,移植动脉血液充盈,触摸有弹性;术后伤口未发生肿胀或出血,术中及术后试验犬无意外死亡,全部存活。术后1-3d,试验犬T、P、R有所升高,3d后均恢复正常。2.移植血管通畅率术后7d、14d、28d B超检查示15只犬移植动脉全部畅通,通畅率为100%。术后4w、6w牺牲动物剖检,试验犬移植动脉全部通畅;术后8w剖检时,4根血管通畅,1根移植血管因手术失败形成血栓而堵塞,通畅率为80%。3.血常规检测结果血常规检查显示:术后1d、3d、7d,试验犬PLT均高于术前,分别为522.47±63.53×10~9/L、534.33±55.30×10~9/L、402.00±36.69×10~9/L,差异极显著(P<0.01)。术后1d、3d,试验犬WBC、GRAN以及LYM均一定程度升高,经抗生素预防性治疗3天,于术后7d恢复至基础范围。4.移植血管大体形态观察术后4w、6w牺牲动物剖检时,肉眼可见移植动脉血管红润,管腔内血液充盈,弹性较好,管壁无明显眼观病变,但术后4w移植动脉段与周围少量组织黏连,术后6w黏连更为严重;术后8w剖检时,重建血管被周围结缔组织包裹。5.移植动脉段长度、血管外径变化术后4w、6w、8w,移植血管长度、外径在三个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6.移植动脉组织学变化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术后4w移植动脉内膜、中膜层分别增厚至175.44±10.52μm、567.91±28.91μm,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管壁有少量炎性细胞附着,内皮表面基本光滑,疏松的中膜层组织变得稍致密;术后6w内膜、中膜层增厚至246.34±20.99μm、638±24.45μm,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管壁炎性细胞增多,中膜层更加致密,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8w移植动脉内膜极度增厚,基本与中膜厚度相当,分别为322.18±15.87μm、393.43±26.98μm,内膜表面粗糙,有炎性细胞和红细胞黏附,中膜层组织致密。内膜/中膜比值在4w、6w、8w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成功将颈总动脉移植到静脉系统,术后6w移植动脉通畅率为100%。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移植动脉内膜层和中膜层均显著增厚,但增生内膜和中膜没有堵塞血管,表明动脉移植可用于修复静脉缺损。
其他文献
识别癌症样本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是研究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然而,利用传统的T检验等统计方法,通过比较疾病与对照两组样本,识别了群体水平上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活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明确氯胺酮的神经毒性;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的表达量不同时对氯胺酮
近年来研究表明,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GAA)作为一种内源性动物组织(包括肌肉和神经)的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增强肌肉的生长性能。MicroRNA(miRNA)是一种十分保守的非蛋白编
目的:肝癌是全球发病率位居第六的癌症,但目前已成为癌症致死的第二大因素。今一线靶向药Sorafenib,已出现耐药及肝癌转移复发,然而新被批准的二线治疗药物瑞戈非尼(Regorafe
伴随着医疗和科技水平的显著改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渐渐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癌症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寻找有效的
目的:对家族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家系致病基因进行筛查,探讨SCA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Harding[1]标准的2个临床诊断为SCA的家系,概括
PDZ-LIM超家族成员存在于多种细胞的细胞核内,它是由N末端一个PDZ结构域和C端的一个或多个LIM结构域组成。该家族共包括10个基因,其中PDLIM3、PDLIM5基因已被证明能促进小鼠
背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其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细胞外的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以及突触和神经元数量的
目的:探讨多次取栓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脑梗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大量研究考察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同时,学者们也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