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乏燃料后处理在核燃料循环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混合式K边界/X荧光技术在核保障领域作为核材料衡算的一种重要测量手段,属于非破坏性分析方法(NDA),主要应用于乏燃料后处理流程中的特种核材料U、Pu元素浓度的精确测量。运用混合式K边界分析方法,无论是对于加强核材料衡算,还是对于提高后处理工艺流程控制和样品分析水平,都显得尤为重要。本工作结合Purex全流程台架试验,开展了混合式K边界技术应用研究,内容包括: 1.对已有的测量装置进行部分改进,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重新设计加工样品池,为样品的封装、测量带来诸多方便,并且大大降低样品池的制作成本;更换X光管和内标γ射线源109Cd,增加X荧光测量系统的稳谱功能,实现K边界测量和X荧光测量双稳谱,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分析精密度。 2.对专用的混合式K边界分析软件做了适当改进,完善了X荧光分析子程序的具体算法;增加了Pu、Th元素的K边界分析功能,扩大了软件的应用范围;进行大量条件实验,检验铸塑样品池的均匀性;研究TBP酸度、测量位置以及工作电流等因素对测量精密度的影响。 3.配制系列刻度溶液,进行U、Pu的K边界刻度实验研究,用于较高浓度样品分析(20~350g/l);进行U、Pu的X荧光刻度实验研究,用于较低浓度样品分析(0.5~20g/l);进行混合式K边界/X荧光刻度实验研究,用于1AF(1AP)样品的分析。 4.完成了Purex全流程台架试验中大量样品的分析工作。包括1AF样品U、Pu元素浓度的精确定量分析,以及一循环、二循环当中大量U、Pu溶液样品的分析测量。分析结果基本能够满足台架试验总体分析要求。 混合式K边界/X荧光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分析周期短、分析精度高等优点。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时间1000s,对于典型浓度的U、Pu混合溶液1AF样品(U浓度100~300g/l,U/Pu≈100),U的测量精密度可达0.1-0.2%,Pu的测量精密度好于0.7%。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Purex全流程台架试验中样品分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过程控制和U、Pu物料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