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者活动在中国蓬勃发展,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形成了可贵的志愿精神。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说过:“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应当积极地投身于志愿服务者的行列,积极的传播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美好。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有知识、有热情,是志愿精神的最佳铸造对象。大学生应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形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素质,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激发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活动,壮大志愿者队伍,从而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因此,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广泛的走访调查、相关科学理论的学习借鉴、文献资料的积累提炼,旨在研究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引导大学生形成大学生志愿精神,并积极践行大学生志愿精神。 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志愿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涵义和特点。认为,大学生自愿精神是指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技能的大学生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自愿的、不为金钱和利益所驱使在学校或社会从事自愿服务、推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思想意识,它体现着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大学生志愿精神除了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点即志愿性、公益性、利他性外,还具有其特殊特点,即富有激情、富有理想、自我意识强烈、具有创新性和具有持续性。 第二部分,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理论基础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道德自我修养理论、人的社会化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理论基础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实践依据。现实基础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从现实基础中可以认识到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之处,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途径。 第三部分,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争取社会认可寻求社会支持。主要包括:加强志愿精神宣传,提高民众认识;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二、加大学校引导建立完善体制。主要包括:将志愿精神融入“两课”教学;将志愿服务纳入教学计划;将大学生志愿精神融入学生社团;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健全激励机制;健全组织体系。三、加强个人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道德修养有关,道德修养越高的人,其更具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因此,大学生要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