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沿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外部的国际局势依然不容乐观,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协议,国际贸易单边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这些都为全球经济复苏笼罩上一层阴霾。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自贸区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连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我国经济“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新窗口。我国自贸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17年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大连片区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连自贸区的建设重点是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航运、贸易中心,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中心。大连自贸区的发展将会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开创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的新局面。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大连自贸区创新发展的目标之一,大连自贸区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措施来保障金融创新工作的稳步推进。但就目前现有的金融创新工作方案而言,内容仍是停留在笼统概述和抽象原则上,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在金融监管方面更是滞后。虽然大连自贸区重视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但是能够看得见的具体监管措施却是少之又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建设缓慢。本文在介绍大连自贸区基本情况,金融监管制度现状的同时,指出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介绍美国、新加坡和韩国的发展成熟的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模式,对比分析得出对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对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的若干建议。为此,对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作为全文的引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展示了当前学界对国内外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研究的成果。本文的写作内容参考了具体实情并且对我国和国外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比分析,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章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概述,介绍了大连自贸区的总体情况、金融监管制度主要规定及创新举措。具体阐述了大连自贸区利用地位置、经济发展、对外交往以及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大连自贸区努力带动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为深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重要平台。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主要内容从监管制度原则、监管主体、监管对象三方面分析。自贸区金融依靠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政府金融机构等,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外汇管理、金融服务、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监管。大连自贸区秉承“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原则学习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又提出政府综合监管机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措施。第三章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和宏观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四个角度阐述。立法制度方面,存在着金融监管制度粗疏,金融创新立法滞后的问题。市场准入制度方面,自贸区金融市场准入范围限制,同时金融创新事项的行政审批制度依然较为严格,这都降低了大连自贸区金融发展活力。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设上,事前风险防范未建立,风险防范手段单一,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仅是口号,微观审慎监管对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消费者的监管和保护力度不到位。第四章国外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及其启示,介绍国外自贸区金融监管的状况,以美国、新加坡和韩国的自贸区为典型代表,分析其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启示。美国自贸区以其完备的自贸区法律制度闻名于世,《对外贸易区法》作为上位法与其他法律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保证美国自贸区金融监管的有法可依。新加坡自贸区最大的特色在于成立金融管理局,形成了统一集中高效的金融监管模式。韩国自贸区则是采取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监管模式,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上行下效,协调统一。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也应当从法律制度完善,金融监管机构与模式选择,中央与地方政策统一这三方面学习他国经验。第五章大连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建议,结合前文的分析,特别是针对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细化金融监管制度规则,加强对金融创新业务规则的制定;金融市场准入规范统一;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进一步落实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将监管措施具体落实这四大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