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id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iRBD)是一种不伴有合并症或诱因的异态睡眠形式,主要表现为REM睡眠期骨骼肌迟缓现象消失和梦境演绎行为。最近几年研究显示iRBD并非一种独立的睡眠疾病,而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系,特别是α-突触核蛋白病(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可作为这些疾病的前期症状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iRBD都会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因此,我们搜索了既往关于iRBD与α-突触核蛋白病相关的队列研究,收集了可能导致iRBD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meta分析,试图确定iRBD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危险因素,筛选出一些未来可能发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高危人群,有助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和“α-突触核蛋白病”为中文关键词,以“idiopathic RBD”、“RBD”、“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α-synucleinisopathies”为英文关键词,通过Pubmed、Cochranc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通过追溯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筛选出2019年11月30日前已发表的关于原发性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队列研究,并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估,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提取,使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用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作为评价标准,评估iRBD进展为神经变性疾病的各相关因素,并对结果的异质性进行敏感性及偏倚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共纳入14项研究,iRBD总人数为2305人,744人转化为α-突触核蛋白病,转化率为33.6%。Meta分析结果显示,iRBD转变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人群与未转变人群比较具有以下特征:转变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人群年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总睡眠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27)0.05);睡眠效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REM期时相性睡眠时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而性别、教育程度、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睡眠潜伏期、I期睡眠、II期睡眠、慢波睡眠、REM睡眠及REM期位相性(phasic)睡眠时间在iRBD患者转化组和未未转化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1、高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REM期时相性睡眠时间增加,是iRBD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危险因素;2、性别、教育程度、MMSE评分、睡眠潜伏期、I期睡眠、II期睡眠、慢波睡眠、REM睡眠及REM期位相性睡眠时间与iRBD进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