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新理学体系中的“理势合一”史观初探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理学》一书的第六章中,冯友兰详细讨论了“理”和“势”在现实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理势合一”史观的基本内涵:(1)凡是现实的历史,都是合“理”的,又都是合“势”的;只合“理”而不合“势”的,则不能成为现实的历史。(2)现实历史的发展是“理”与“势”的互动与呈现,是一个具有生命性的演进过程;而历史的生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历史的目的性与历史的伦理性。(3)人是历史的主体;无论是“理”与“势”的互动,还是历史的生命性呈现,都需以人的“觉解”为前提。本文以“理势合一”为切入点,以新理学体系为视域,以探寻历史的生命性为旨归,以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助力,对冯友兰新理学体系中的“理势合一”史观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论证。全文布局大致如下:第一章,考察冯友兰创建新理学体系时的历史境遇:现实层面的中日之战和思想层面的中西会通,分析这一历史境遇对他的“理势合一”史观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二章,在对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做出简要说明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他对“历史”的基本判断,即“历史的二重性”;并分析这一判断所蕴含哲学意义:其一,打开了历史哲学研究的两个不同领域;其二,坚持了“主观历史”与“客观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其三,肯定了“主观历史”的真实性,否定了历史观上不可知论和独断论。第三章,从“理有固然”、“势所必至”、“势无必至”三个向度,阐释冯友兰“理势合一”史观的基本内涵,分析他对历史的必然性、历史的现实性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的认识,以此来说明他的“理势合一”史观与“线性进化史观”有着本质不同。第四章,借助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的分析法,论证“理”的获得方式的有效性;以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势”作为一个历史哲学概念的合法性;并反思冯友兰的“理势合一”史观在历史层面的有效性以及在形上学层面的局限性。第五章,揭示冯友兰“理势合一”史观所蕴含的历史的生命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历史的目的性与历史的伦理性。历史的目的性在于对人性的解放;而历史的伦理性则是宇宙伦理的下贯。历史的生命性是他“理势合一”史观的本质特征。结论,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为出发点,通过一个“启示”和一个“回应”来阐发冯友兰“理势合一”史观的现实意义,作为对冯友兰“理势合一”史观的生命力延展。
其他文献
在编辑实践中,编辑经常要面对那些缺少论文写作和投稿经验的作者群体,包括初写论文的科研一线人员、在校的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等。作者,特别是年轻作者在投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按照我国现行干部任用制度,公务员职务的任用方式有三种,即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目前,全国有多个省份先后试行了公务员聘任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认为,聘任制公务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10年前,营销大师艾里斯曾断言:"营销已经步入公关时代。"对于永远不乏学习精神的国内品牌主和服务商而言,公关一直是一件相比广告更加神秘、玄妙的事情。在类似于数英、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首选目标,而大学生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为了顺应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利用所处的科研平台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了
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结合瑞典圆弧法,寻找最危险滑裂面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对构造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步骤、选取参数等方面作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现场快速检测体现了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含量,研究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检测方法应用情况、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以及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等研究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