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持有适量的现金是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现金持有量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项重要财务决策。西方学者针对公司现金持有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静态权衡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其他解释现金持有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国外对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反映公司特征的现金流量、现金替代物、财务杠杆、银行负债、债务期限结构、企业规模和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相比国外学者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的具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与国外有很大差别,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被大股东控制的现象。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控股股东有动机和能力“掏空”上市公司,实现其私有收益。现金由于其自身的易控制和流动性强,很容易受到公司内部人的侵蚀或转移,而外部投资者较难进行监督等特点,首当其冲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本文通过系统地回顾西方学者对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文献,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从公司特征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和控股股东特征因素三方面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侧重点放在研究控股股东的自然特征和行为特征上。本文以2006年之前在沪深两地上市、具有连续3年数据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对2007年、2008年的69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公司特征的现金流量和财务杠杆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现金替代物和银行负债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债务期限结构和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量不存在显著性影响。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舰模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对现金持有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反映控股股东特征的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行为、控股股东的支持现金股利政策行为和控股股东利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行为均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符合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充分证明了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