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时代,摄影术的发明,使得人们被图像包围,在这个过程中,观看行为的问题性日益复杂和显现。观看蕴含了特定时期的“所知的东西和所信仰的东西”,也就是布迪厄所说的“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它深刻的反映出特定时代和文化相适应的眼光。本文正是从这些范畴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思考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审美文化体验的视觉化历程,而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就是借助视觉机器将一切不可视的东西可视化。当代社会,“技术化观式”成为观看范式的基本趋势,因为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高科技视觉文化产品和电子媒介图像,各种新新媒介的介入使图像以更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从而对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在经历了摄影、电影、电视的发展之后,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跃进,我们逐渐梳理出媒介化观看的发展轨迹和演进路径。可以说,人们的观看史就是一部借助视觉机器及其技术“观看”的历史。观看范式正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指向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可以说,观看媒介重新塑造了人类的视觉经验。技术的演进和观看范式的相互影响使得观看潜藏的意义开始显现,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和议题。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考察媒介技术的演进导致观看范式的性质和特征的一系列变化,研究观看行为是如何从自然属性一步步过渡到机械属性的。通过总结新的观看范式呈现出的种种规律,研究这个大的变革下了人们观看方式和感知方式的转变。文章在绪论部分回答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是将媒介技术形态演进的历史作为切入点,探讨媒介技术发展对观看范式的影响,探寻观看行为在媒介演进过程中的变迁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关系一直在发生改变,数字技术对人们的时空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章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人们如何在时空的无限性中追求视觉的功能,加大视觉和时空的沟通与联系的。在被媒介化的观看过程中,人已经不再是原初意义上的人。正是基于此本文第三章的研究重点从当代电子媒介的技术文化逻辑入手,来探讨媒介对观看共同体内部诸因素——观看主体、心理接受、审美意识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三章的论证,我们看到,每一种“观看的方式”的改变都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生方式的改变。本文始终贯穿的基本思路就是对视觉文化进行批判性分析,所以在第四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化观看的特点进行梳理和界定,从符号化到数字化,从虚拟化到数据化的发展过程。考察媒介化观看发展到今天,它所呈现的模式、关系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与变化。最后,本文通过反思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所面临一系列观看困境,批判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观看主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失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强调营造和谐的观看方式和提高观看素养的倡导。这种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实现媒介化观看新的革命、有助于我们走出视觉文化的种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