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化学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努力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科学素养,以适应社会时代精神要求。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关键是化学核心观念的建构。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教学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研究教师教学行为与核心观念建构的关系是化学教学与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初中化学元素观为例,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了系列的课堂观察,从学生元素观的形成视角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借鉴教师的有效方法,明确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提出优化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论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明了选题的缘由。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化学核心观念”、“教学行为”和“课堂观察”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部分,首先阐明了化学核心观念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都处于更高水平,是核心概念的上位学习。并分析了化学核心观念和化学基本观念的关系。继而分析了化学核心观念的特征是具有概括性、稳定性、关联性和渐进性。其次,通过列表方式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核心观念进行分析。最后,对六个初中化学核心观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对应分析,并以元素观为例,分析了其在九年级化学知识的具体内容中所对应的水平层级。第四部分,基于元素观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 Z教师,并进行了 6个月的课堂观察。分析了《元素》、《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三节内容的视频信息,研究其中元素观渗透的水平层级及Z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继而运用编码系统,将课堂以时间结构进行编码,对Z教师的课堂时间安排做了分析。最后,绘制了元素观渗透的过程图和整体结构图。第五部分,制定学生元素观建构水平测试题,通过学生的元素观建构成绩,即时反馈教学效果。运用spss软件检测学生元素观成绩与中学化学1-10单元成绩的相关性。并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教师对化学核心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第六部分,由研究内容得出学生观念的建构是呈螺旋上升的,不同水平层级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交叉建构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模型、适当引入化学史、从生活中走进化学、绘制概念关系图、合理运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以及设置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等教学行为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针对核心观念的建构,对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教材深度解读,适当进行内容重构;(2)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素养;(3)课前进行教学设计,对课堂时间结构合理安排;(4)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多媒体的设计充满趣味性;(5)基于化学核心观念进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