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经历着一场大的变革。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美术学科的名称有了改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把“美术”(ART)改称为“视觉艺术”(VISUAL ARTS) 。这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而且是一个美术教育观念的变革,以更为广义的“大美术观”取代了“精英美术观”。实际上是为美术教育的普及铺平了道路。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制度,是社会整体文化范式的一部分,既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又生产社会文化产品,在观念上首先是文化的概念。一般狭义的文化指“精英文化”,即含纳高水准的思想、科学和艺术等;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一般文化”,即根据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意味着一般民众进行日常生活的总体,它包括所有的物质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之相对,旧的美术教育体制所涉及的,只限于前者的精英文化、精英美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凸现,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重新评估一般文化的价值。后工业社会的高科技、信息化进程使文化呈现多元特征。高科技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传媒文化、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等所有一般文化、一般美术,都被视为美术和美术教育对象的活动。另一方面,针对西方传统美术教育的“精英美术”概念,包括非西方文化圈的美术和文化,都被视为美术教育对象的活动,并且都定义为一般性质的美术。“视觉艺术”及其教育概念因此被提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精英美术”教育模式。在我们沿用至今的学院制度引进之时,西方已经开始吸收新的视觉经验改造他们的古典学院了,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及观念的包浩斯学院模式,其突出特点为教学成果及人才培养都反映现代社会的需求。中国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反思美术人才培养体系,并与世界美术教育界进行交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也日趋呈现多元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这一特征有助于推进国际理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当代视觉文化的研究,并将这些成果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之中,逐步改造传统模式,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的融合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是一个普及教育的制度,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沿。提到“素质教育”,美育的作用将受到更多地重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美术课程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也以素质教育为要求,不断修订《全日制义务教<WP=5>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样的改革形势下,对传统美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反思、建议、实验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以求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本篇论文正是试图以美术教育与时代精神的契合为宗旨,从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部分入手,分析对教学改革有重大作用的内容、理念、形式、目的等教学构成因素,力求全面把握欣赏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具体措施、教学理念,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