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测量并根据右主支气管(RMB)长度,预测支气管封堵器(BB)用于左肺单肺通气(OLV)时的临床效果,为麻醉医师合理选择BB进行肺隔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6例,ASAⅠⅡ级,男女不限,年龄3070岁,BMI 1929kg/m2。根据患者术前胸部CT扫描图像,利用气道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测量RMB长度,将RMB长度≤1.5cm的患者纳入A组,将RMB长度>1.5cm的患者纳入B组。A组纳入24例患者,B组纳入2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麻醉医师采用同样的全身麻醉方法进行麻醉,首先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后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将BB置入RMB开口处,使其尽可能完全封闭RMB,确定好位置后固定BB。待患者改为左侧卧位后,应用支气管镜再次确认套囊位置。行OLV时,将BB套囊充气封堵RMB。两组患者呼吸模式及参数设置均相同,OLV后各参数不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1)支气管镜定位时间;(2)肺萎陷时间;(3)侧卧位后BB移位例数;(4)手术野暴露优良率;(5)分别在双肺通气1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时采集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气道峰值压力(Ppeak)数值。结果:本试验中A组有2例患者由于RMB长度过短,支气管镜定位时BB套囊频繁移位,无法将其放置在合适位置封堵RMB开口故术前更换为左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排除后A、B两组分别纳入2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组支气管镜定位时间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肺萎陷时间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侧卧位后BB移位例数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手术野暴露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B两组在T1时点的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T2、T3时点的PaO2和同组T1时点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T2时点的PaO2均低于同组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2、T3时点的PaO2均高于A组相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T1时点的P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T2、T3时点的Ppeak和同组T1时点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2、T3时点的Ppeak均低于A组相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B长度>1.5cm的患者应用BB行左肺OLV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RMB长度≤1.5cm的患者;RMB长度>1.5cm的患者更适合应用BB进行左肺OLV;术前测量RMB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BB用于左肺OLV时的临床效果。